试评梁启超

2023-05-19 09:37: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试评梁启超》,欢迎阅读!
梁启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评梁启超

作者:彭苏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02

要:作者在了解当前学术界对梁启超的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梁启超一生的事迹,阐明了自己对梁启超的看法。 关键词:梁启超

中图分类号:K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078-01

众所周知,梁启超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非常璀璨耀眼的人物,他的业绩大都已为国人所熟知,他的学术成就也令人眼花缭乱,政治生活更是艰难曲折,受到普遍关注。但是,由于他处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社会经历的复杂,其定位也是十分的多样化。在此,我也想对梁启超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下,由于本人知识浅薄,算是抛砖引玉,不足之处还请谅解。 一、梁启超是政论家还是政治

本人认为:梁启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他从早年开始便活跃于政坛,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都与他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梁启超是推动公车上书戊戌维新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他与孙中山联合策划并发动自立军起义,指导立宪请愿运动,坚决支持保卫共和政治。他在政界极为活跃,民国初年,他是进步党的首领,曾任国务大臣,他不但在参议院内外揭露日本与袁世凯勾结的阴谋,而且还坚决反对二十一条,他主动充当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的会外顾问,而且积极开展会外外交活动。当袁世凯一意孤行,坚持复辟帝制时,他又与蔡锷一道策划、发动了反袁护国战争。1917,梁启超在反张勋复辟的斗争中再次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参加讨逆军,矛头直指张勋和首造逆谋的康有为,大义凛然。晚年,他更积极参与五卅运动,反对帝国主义的野蛮霸道等等,所有这一切说明梁启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虽然政治家要以军事实力为后盾,但是,他是一位学者型的政治家,他的激情、言论、理想、多于实力武装。他在追逐时代的进步中,在既无强有力的社会阶级基础又无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前提下,依然在政坛游刃有余,提出了一系理论和主张,他的治国才能,功不可没。 二、梁启超是宣传家还是思想家

梁启超用笔锋常带情感的笔墨和他与时俱进的思想扣动国人的心弦,为近代知识分子从观念上由家、国走向世界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梁启超是以宣传新思想闻名的,尤其在流亡日本时期,他通过广泛阅读日译西学著述并利用报刊把他所接触到的西方的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哲学等知识传播给国内的知识分子和群众,加深国人对于西学的认识。

对于这种认识,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缺乏对梁启超的思想进行细致而综合的研究。从戊戌变法后到1903年在日本创办的《清议报》《新民丛报》撰写的一系列介绍、鼓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文化道德思想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起到一定的客观作用与影响。欧游归来后,梁启超更是在中西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基础上,提出拿西洋的文明来扩充我的文明,又拿我的文明去补助西洋的文明,叫他化合起来成一种新文明。”?此后,将主要的精力致力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阐释和研究,对许多问题进行了重新认识,尤其在中西文化的再建构和传统学术思想的挖掘上有突出的贡献。

因此,本人认为梁启超是在宣传西方著作和思想的基础上采取兼容并蓄的方针,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及社会实际,加以应用阐发和再创造,使他对中国近代化的理论建设作出了极其辉煌的贡献,影响一代又一代人。他是一个杰出的宣传家,但归根结底他是一个真正的思想家。 三、梁启超是理论家还是实干家

梁启超其议政、参政时间从变法维新开始,直到去世,不管是在台上执政,还是在野议政,大多数时间置身于参政议政的激流漩涡之中。虽然他也曾多次表示退出政坛,但却只是他的一厢情,他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本世纪初激烈动荡的年代,梁启超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曾扮演过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的角色。他既是一位政治家、思想家,又是一位实干家。

梁启超的直接从政经历大致包括:“百日维新期间被授予六品衔,办理译书局事务,主要从事宣传鼓动工作19139月任熊希龄组阁的司法总长,成为第一流人才内阁的灵魂,后任袁世凯时期的币制局总裁;1916年反袁护国运动中,出任军务院政务委员长;1917年反对张勋复辟时任讨逆军总司令部参赞,紧接着出任段祺瑞内阁财政总长。随着孙中山发起护运动,段祺瑞下台,梁启超亦只当了4个月财政总长。以后,梁启超再也未入政界,但他依然关心国事、政事。他旁听巴黎和会,坚决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反对妥协卖国;鼓吹联省自治。1920年以后,他基本上退出政界,潜心学术、教育,其最主要的学术著作均完成于此期,为后代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梁启超不仅是个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政治家、宣传家、还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教育家、学者等等。本文因篇幅所限,仅结合最具争议的三点对梁启超谈些粗浅看法。面对梁启超给近代中国作出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贡献,究竟应给他以什么定位为合适,望广大读者发表意见。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2]董方奎.关于梁启超的定位[M].历史教学2004.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cL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