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立德树人:高校辅导员如何成为学生的领路人》,欢迎阅读!

立德树人:高校辅导员如何成为学生的领路人
继教院学生处 胡曦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时也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心,即通过教育、管理、服务、引导等方式促进学生成人成才。本文从高校辅导员的角度分析立德树人的精神内涵,并结合高校辅导员的实际工作,浅析高校辅导员如何成为学生的领路人。
关键词:立德树人 高校辅导员 大学生 领路人 一、解读“立德树人”的精神内涵 ( 一 ) 立德树人,要树立“师德”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与创造性特点决定了师德不同于一般道德的特殊性。教育是世界上最伟大、最光辉的事业,教师的职责就是要通过言传身教,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 是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教师群体,学生很容易将辅导员视 为学习的典范和榜样。辅导员队伍必须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做行为端正、品行高 尚的人,用自身的人格力量和榜样示范,对学生进行生动、具体而又深远的教育。 ( 二 )立德树人,要树立“学德”
学德是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育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学生心中,把教师看作社会道德的化身,教师要通过良好的师德修养,言传身教。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辅导员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更深的影响,辅导员必须公平、公正地对待所有的学生,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做好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要学会欣赏和肯定学生,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从学生中汲取有益的思想,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用“心”沟通,用“情”交流,和学生做知心朋友,在潜移默化中用良好的师德影响学生,从而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有道德、有爱心、明事理的高素质人才。
二、高校辅导员如何成为学生的领路人
辅导员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形式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他
们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更好地了解活动的本质及思想内涵,进一步发挥活动的教育本质作用。辅导员可尝试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成长。
第一,搭建“立德树人”的学生标杆平台。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党员标杆工程,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标杆作用。通过做好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以点带面的联动作用。通过党员活动、党员推优学习活动、党员带动群众的责任区工作,让入党积极分子和群众都能够及时接受党的先进思想和理论,进而更好地做好团员推优工作。
第二,搭建“立德树人”的学生社会实践平台。辅导员要坚持实践育人,大力搭建社会实践平台,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见真知。如通过开展“三下乡”支教、与专业结合的社会调查、学术性赛事、创新创业和企事业单位实习等形式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在实践中“树人”。
第三,搭建“立德树人”的学生素质拓展平台。素质教育也是辅导员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方式。素质拓展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更是高校践行“立德树人”的重要方式。辅导员搭建大学生素质教育拓展平台,有利于培养与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素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可以搭建科学研究、文艺展演、创新创业、学术竞赛等平台,让学生在多元模块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第四,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价值观。立德树人,其根本是以学生为本。辅导员工作中,首先是以学生的生命为本,要珍惜尊重学生个体的生命存在,不要让学生的生命被轻易地剥夺或舍弃。辅导员在日常教育中要时刻“反思高校生命教育价值凸显和生命教育缺失的矛盾,用对生命的敬畏观念来定位教育目标”,通过深刻的生命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学业和社会竞争压力、人际关系问题、感情问题,避免做出对生命的极端不尊重、对生命价值的极端漠视的行为。
第五,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高校辅导员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一个身心和谐、心理健康的人。心理健康教育也要紧跟时代变化,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朋辈心理员、班级心理委员、学院心理援助队、微信、QQ 等来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心理活动,普及大学生的心理知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Xi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