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的社会阶层基本情况和工作对策研究》,欢迎阅读!
新的社会阶层基本情况和工作对策研究
新的社会阶层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它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团结和凝聚这个阶层的力量,做好这个阶层的统战工作,既是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执政基础的现实需要,又是这个阶层自身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
一、新的社会阶层基本情况 1.新的社会阶层构成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的知识分子组成。党的十六大把新的社会阶层确定为六个阶层:
一是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所谓民营科技企业,泛指以科技人员为主体,按照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创办和经营,主要从事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和成果转化的经济组织。它们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拥有数量不一的企业股权,掌握企业的核心技术和经营管理的专门知识,在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中,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二是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外资企业是外国投资者在我国境内根据我国法律设立的,部分或全部资金由他们投入,并由此对企业具有相应的支配权、控制权。外资企业在我国不仅雇佣了大批工人,而且招聘了一批管理技术人员。这些管理技术人员一般年纪轻、学历高,许多人还有在国外留学、就业的经历,是外企的一些部门骨干。外资企业向我国政府交纳的税收,包含着他们的劳动创造的价值。截止2006年7月底,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550亿美元,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6万多个,其中的管理技术人员超过250万人。
三是个体户。个体户即个体工商户,是以家庭为单位,拥有一定资金,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先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个体户构成比较复杂,其主体部分是原来的农民、工人、城市待业者和部分下岗职工,大多从事零售、餐饮、运输、服务等项目的经营。
四是私营企业主。私营企业是指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并且拥有一定资本和雇工的企业,私营企业的资本所有者就是私营企业主。私营企业主逐步趋向知识化、年轻化,正在成为经济实力与社会影响不断扩大的阶层,在发展生产、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目前,全国私营企业450万家,投资人1100万。
五是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中介组织泛指介于企业、个人之间,并为其服务、沟通、协调以及对其监督的社会组织。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大多受过专门训练,通过资格认定,是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中介组织主要有三类:一是行业性中介组织,如行业商会、协会、学会等;二是公证性中介组织,如律师、评估师、会计师等专业事务所,以及证券、仲裁等组织;三是服务性中介组织,如提供公关、广告、就业、房地产等服务的组织。
六是自由职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不是无职业人员或业余职业者,也不同于个体户,主要是指那些不固定供职于任何经济组织、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凭借自己的知识、技能或专长,以个人的身份直接在市场交换劳动产品或服务,以此谋生的知识生产者和其他劳动者。包括从事文化艺术方面的自由撰稿人、自由音乐人、自由舞蹈人、自由摄影人、自由雕塑人,自由画家,以及自由导游人、自由经纪人等等。关于自由职业人员,媒体报道的数据不尽相同,据《经济日报》报道,全国目前约有1000万人从事自由职业。
2.新的社会阶层的特征
这些新的社会阶层尽管主要是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中分化融合后形成的,但又与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有所区别,表现出自身的一些特点。
第一,新的社会阶层主要集中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我国目前的非公有制经济大体划分为外资经济、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六个新的社会阶层则分属于这三种不同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之中,其中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属于外资经济中的从业人员,私营科技企业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大体属于私营经济中的从业人员,个体户、自由职业人员大体属于个体经济中的从业人员。
第二,新的社会阶层聚集了中国的大部分高收入者。在一定意义上说,我国新的社会阶层的形成和发展,高收入是一个基本动因。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除了少量个体经济外,绝大部分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人们的收入主要是劳动收入或工资收入,没有形成高收入阶层和群体的条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了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促使一部分人或到收入较高的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从业;或自己出资、与他人合资创办企业,取得可观的资本收益;至于个体户、自由职业人员其收入虽不及私营企业主高,但在改革开放初期也是最早富裕起来的一部分人,现在他们中一部分经济实力较强、专业名声较大的,收入仍然较高,属于高收入者之列。
第三,新的社会阶层在职业和身份上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主要是指,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来说,他们经常从一个公司转向另一个公司,其身份也就从一个阶层转向另一个阶层;作为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来说,据统计全国每年有10%的个体户因各种原因歇业、关门,私营企业的平均“存活期”原先有二三年,现在延长了也只有五年,这也造成了其阶层身份的不断变化。特别是目前我国改革正在深化,新的社会阶层经常处于变动之中,或在新的社会阶层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阶级、阶层之间流动,或在新的社会阶层之间流动,但其发展趋势是新的社会阶层人数将越来越多,并有可能产生新的社会阶层。
第四,新的社会阶层的社会政治属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其中有些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者。关于新的社会阶层。特别是私营企业主的社会政治属性,长期以来争论激烈、莫衷一是,有的因其参与了管理称之为劳动者,有的因其占有生产资料并拥有雇佣劳动称之为剥削者。江泽民同志在深入研究思考并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基础上,在2001年“七一”讲话和十六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了私营企业主等六个新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以江泽民同志这一重要论断为指导,具体分析六个新的社会阶层,可以看到有几个新的社会阶层还具有双重社会政治属性,就是说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者。具体说来,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者双重社会政治身份的是:私营科技企业的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因为这几个新的社会阶层和群体的基本收入是劳动收入。
二、积极探索对新的社会阶层的工作对策
新的社会阶层的构成和基本特征必然要求我们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出发,把新阶层统战工作作为新世纪新阶段统战工作的战略重点来抓;必然要求我们按照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围绕大团结、大联合这一主题和凝聚人心、争取力量这一根本任务,积极探索新阶层统战工作的新路子。
1.深化认识,提升做好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使命感。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新的社会阶层与我国的先进生产力和非公有制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它对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有独特的、其他阶层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实施人才兴国战略,更需要发挥这些知识群体的作用。同时我们还看到,新的社会阶层是在改革开放环境中产生的,他们的价值取向具有超前性,思维十分活跃,参政议政的愿望强烈,是具有特殊作用的社会阶层,既是我国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三个文明建设的推动力量。我们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W3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