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家庭教育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最新教育文档》,欢迎阅读!
家庭教育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与希望,对子女的教育也是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们共同的愿望。
然而,这种迫切的愿望,往往会使家庭教育走入误区,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下面我就家庭教育中常见的问题做一些粗浅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供家长们参考。
问题1:愿望的迁移
现象表现: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安排孩子的活动,并不考虑孩子自己的意愿。比如我曾经教过的一位小朋友,本来是个聪明活
泼的孩子,可是有一段时间,他却表现得情绪低沉。经了解知道,他的爸爸妈妈为了让孩子成才,不但为他报了英语、美术两个班,还请了一位家教教他弹钢琴,而孩子本人却偏偏喜欢跆拳道。结果,孩子不但自己的兴趣爱好得不到满足,每天的日程还被安排的满满的,所以才失去了以往的活泼。
原因分析: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如:自己喜欢说谎,就认为别人也总是在骗自己;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别人也都认为自己很出色…••心理学家们称这种心理现象为投射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投射效应”通常表现为愿望的迁移。家长们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愿望和想法投射到子女身上,总喜欢为子女设计前途,希望孩子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并且往往以孩子小,不懂事”为由忽视孩子自己的意愿,结果往往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达不到预期目的。
对策建议:充分考虑孩子的意愿和承受能力,合理地安排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让孩子的童年充满欢笑而不是过分的压力,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因此,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和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在沟通中相互理解和配合,避免走入投射效应”的误区。
前面说的那位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采纳了我们的建议,在跟孩子沟通后,退掉了英语班,辞去了钢琴家教,为他报了跆拳道班,孩子也同意了学美术,他又像从前一样活泼可爱了。
问题2:跟风
现象表现:看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培养的,既然人家那样做了,我们为什么不做。像
前面讲的小朋友的例子,他爸爸妈妈为他选择各种辅导班的依据,就是邻居们几乎都是这样做的。”而邻居们这样做的理由,也是因为很多家长都是这样做的。
原因分析:上述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为从众效应从众效应是指在群体作用下,个人调整与改变自己,使其变得与其他人更相似。简单地说,就是看见别人做什么,自己就想跟着做什么。
在家庭教育内容的选择方面,从众效应十分常见。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的年轻家长们没有教育孩子的经验,借鉴别人的做法,成为获取儿童教育间接经验的捷径因而,从众效应的产生是可以理解的。
对策建议:只要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注意对孩子加以正确引导,并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选择教育的方式和培养的途径,从孩子的具体情况出发,就会避免盲从,取得满意的教育效果。
问题3:小皇帝”
现象表现:主要是孩子对他人漠不关心、自私,稍有不如意就哭闹,人们普遍的说法是:惯坏了。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爱心,好逸恶劳。
原因分析:现实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加社交,每种角色都会有自己特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这种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就叫做角色效应。
前面所说的种种问题,其实就是在家庭教育中,由于过分溺爱,导致角色效应所引起的。
角色效应的产生要经历三个过程:
一是社会和他人对角色的期待。对家庭教育而言,家长对孩子的过分宠爱,往往使孩子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是家庭的核心,自己的意愿必须优先得到满足,进而形成了不会关心别人的自私的心理。
二是对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认知。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往往忽视了孩子角色概念的认识的偏差,一些孩子常以我爸是经理”、我爷爷是书记”而自负,把自己与长辈的角色等同起来,颠倒了角色概念的关系,致使这类孩子养成了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畸表心态。
三是在角色期望和角色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角色规范,实现角色期待,这就叫角色行为。
对策建议:从角色认知的形成到角色行为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帮助和教育孩子完成这一转化过程,是家长的职责。这就要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在生活细节上引导孩子。比如吃饭的时候,好吃、爱吃的菜,要先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吃,学会礼让和关爱,让孩子自己管理玩具、图书,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语言和行为,不让孩子产生与众不同的优越感等等,让孩子在角色体验和角色行为中,更深层次地了解家庭生活,这对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健康的性格,是十分有益的。
问题4:一俊遮百丑
现象表现:常言道:孩子是自己的好。孩子在某些方面的优秀表现,往往使家长们忽略或原谅了孩子身上的不足之处,而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缺憾,却有可能影响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小丽是个各方面表现都很好的孩子,经常得到幼儿园老师的表扬,爸爸妈妈都以小丽为骄傲。一次家访时,发现小丽对爸爸妈妈说话非常不客气,家长说,因为小丽聪明、爱学习,所以平时就比较娇宠。其实这种娇宠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会助长孩子骄傲自大、不尊重别人的心理。原因分析:,俊遮百丑”在心理学上称为晕轮效应”是指把某人的某些特征予以突出、强调,以此掩盖此人其他特征或内心世界,这个被突出的特征,就起了类似月亮晕轮的作用。因此,也叫光环效应。
对孩子的过分表扬和肯定,有时会使孩子忽略其缺点和不足,最后起到捧杀”的作用。 对策建议:对于孩子的成绩给予及时地表扬和肯定,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但必须把握好分寸。客观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可以使孩子客观地看待自己和别人,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
前述事例中,通过家长和老师的配合,小丽很快就改正了自己的不足,聪明懂事,乐于助人彳导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升入小学后,还担任了班级的小干部。
综上所述,面对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应该冷静分析,找出引发问题的原因,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彳导到正确的解决办法。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