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连成人自考大专语文题》,欢迎阅读!

大连成人自考大专语文题
第1题[多选题]
下列关于《雨巷》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 A、这首诗写于1919年五四运动中 B、这首诗写一位名叫“丁香”的姑娘 C、这首诗最富象征意味的是“丁香姑娘” D、这是一首典型的象征主义诗作
E、营造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是本诗的一个特色 [正确答案] CDE
[答案解析]需要深入掌握《雨巷》的时代背景,艺术特点等内容。考核对“提示”的掌握。
第2题[单选题]
[2015.4]《一句话》中,“咱们的中国”指的是( )。 A、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 B、历史悠久的中国 C、海外游子牵挂的中国 D、多灾多难的中国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海外游子回国之后看到黑暗的中国,期盼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悲愤之余,写出了《一句话》所以选A。
第3题[单选题]
《冯谖客孟尝君》先写冯谖的“无好”、“无能”,后写其为孟尝君经营三窟,这样的表现方法是( )。
A、以小见大 B、互相映衬 C、欲扬先抑 D、首尾呼应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欲扬先抑:要发扬,先控制、压抑。以小见大: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互相映衬:映衬:映照、衬托。映衬有正衬和反衬两种形式。互相映衬是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相似或相反的关系,以次要形象映照衬托主要形象的写作技法。首尾呼应:指文章的头和尾相互接应。另外,教材[提示]部分:文中刻画冯谖的形象,主要采取了欲扬先抑、层层深入的方法。先写冯谖“无好”“无能”,寄食于人却再三弹铗而歌,要求优厚的生活待遇。其实冯谖是故意深藏不露,有意试探,而在孟尝君礼贤下士,真情相待之后,才不遗余力地为之出谋划策,营造“三窟”,既彰显出冯谖的独特个性,又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先妣事略》语句中,兼有行为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是( )。 A、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 B、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C、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
D、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掌握行为描写与心理描写的特点。 第5题[单选题]
[2016. 10]下列《宝黛吵架》语句中,属于贾母评说宝黛关系的是( )。
A、两假相逢,终有一真 B、不是冤家不聚头 C、人居两地,情发一心 D、眼不见,心不烦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课文原文:老人家急的抱怨说: 真真的是俗语儿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M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