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的角色变迁

2023-01-15 02:16: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教师的角色变迁》,欢迎阅读!
幼儿教师,变迁,角色
幼儿教师的角色变迁

从受教育的内容和工作范围来看,幼儿教师的角色变迁是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变化的体现,既“保育员”到“保教结合的老师”再到“专业的幼儿教师”。这也反映了保育员职业角色和幼儿教师职业角色分离。

中国幼儿教师的正式出现始自癸卯学制中蒙养院的设立。《癸卯学制》《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指出:按各国皆有幼稚园,其义即此章所设之蒙养院,为保育三岁以上至七岁,幼儿之所设,令女师范生为保姆以教之。中国此时情形,如设女学,断不相宜。那时的幼儿教师不同于现在的幼儿教师”她更多的作为保育员的一样的角色存在。即此时封建制度下的中国与西洋各国不同,女子没有入学教育权,设立女子师范更不相宜。于是,学堂附设在育婴堂和敬节堂内,由育婴堂的乳媪和敬节堂的节妇稍加训练后充任保姆,是一种家庭教育的辅助。

但是随着历史的进步,女禁终将被打破。1907 , 清政府在各种压力下,颁发了《女子小学堂章程》,《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教育上打破了女禁。虽然没有专设蒙养院师资培训的机构,但女子师范学堂担负培养女子小学堂教员的同时, 也兼训练蒙养院保姆。《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规定:“女子师范学堂, 以养成 女子小学堂教习 , 并讲习保育幼儿方法 , 期于禅补家计,有益家庭教育为宗旨。 , 还规定女子师范学校要设女子小学堂及蒙养院,以供实地练习。按政府颁发的章程,尚无明确规定专设训练保姆的机构,但在实际上,也开始出现了专门培训保姆的机构。如浙江省女子师范学堂设保姆科。1907,上海公立幼稚舍创设保姆传习所,由刚从日本归国的吴朱哲主持,开设保育法、儿童心理学教育学、修身学、谈话、乐歌、图画、手工、文法、习字法、理化、博物等课程,招收36 ,年终毕业 21 人。虽然名称仍旧是保姆,但是这个时期的保姆们已经开始逐步掌握一个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她们能够在保育孩子的过程中更多的教导孩子一些知识,进行早期智力开发,德智体美劳教育的培养。

其后的几十年间中国一直受着战火的摧残,人民在烽烟中生存,幼儿教师更是在困境中陪伴着孩子们成长。一些有为的中国教育家如陈鹤琴先生和张雪门先生认识到了中国幼儿教育的种种异象和弊端,开始着手改革中国幼儿教育中一大方向便是改变中国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教给她们更适合中国国情现实的教育方法,带着孩子们通过游戏等方式培养他们的各种素质。由于是烽烟中成长的一代,幼师们更是形成一种对孩子们“保教结合”的延安精神。

随着祖国统一的到来,中国的幼儿教育事业也蒸蒸日上。幼稚园更名为幼儿园,其设置也变得更为系统与合理。1952年颁布的《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中要求幼儿园各班设教养员2名,幼儿负全面教养的责任。幼儿园还是生活助理员(每班一名)。由于社会分工的更加明确,幼儿教师的职业专业化,保育员的职业开始出现,即早期的生活助理员。从这时起,幼儿教师的角色成为“专业的幼儿教师”,她的职业成分中以教为主,保育成为保育员的主要责任,而幼儿师则向专业型人才方面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7X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