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维塞尔对于价格制度功能的分析

2023-03-19 13:09: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4.维塞尔对于价格制度功能的分析》,欢迎阅读!
维塞尔,对于,制度,功能,分析
4.维塞尔对于价格制度功能的分析

维塞尔和他的老师门格尔以及庞巴维克共同创建了奥地利学派(亦称维也纳学派)。奥地利学派理论的核心是主观价值论,亦即“边际效用价值论”

这个理论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欧洲好几个国家同时出现,但以奥地利学派较为完整。维塞尔则在门格尔理论的基础上,在价值论方面创造了“边际(Grenznutzen,英译为marginal)一词,在分配论方面创造了“归属”Zurechnung,英译为imputation)一词,对完成这一学派的理论结构,即完成较完整的“边际效用价值论”,起了重要的作用。

边际效用价值论是一种企图用主观心理分析方法来说明价值形成过程的理论,所以又叫主观价值论。持这一理论的人认为,经济理论的核心——价值——是孤立的个人的现象而不是社会现象,是人对财物的效用的感觉与评价,而不是财物的客观物质属性。所以整个价值论或者说整个经济理论应从人的需要及满足人的需要的效用出发来研究。正是从人的需要及需要的满足出发,维塞尔和奥地利学派其他人物一样,推崇戈申定律。他说,戈申定律是阐明人的需要如何满足的规律,经济学受戈申之赐很大。维塞尔认为,按照戈申定律,人对某种财物的需要随其逐渐得到满足而逐渐减小,直到最后达到需要的“饱和点”,也就是需要递减到零,这时对这种财物的欲望就没有了,甚至会变到它的反面,即变为厌恶。但是,象这样供给充分的财物是世界上少有的;一般说,绝大多数财物都


是具有稀少性的,不是供给无限,不能充分满足人的每一种需要,人必须需要还不曾达到完全“饱和”的那一点就放弃自己需要的满足。处于这一点的需要就是“边际需要”;财物满足边际需要的能力就是“边际效用”。效用是价值的来源,效用和财物的稀少性相结合而形成的边际效用就是价值形成的条件,就是价值的尺度。

维塞尔在本书中自称“边际效用”是由他提出的(见《价值的来源》

门格尔有这种思想,但未曾使用这个特定名词。简单他说,边际效用就是消费者个人主观心理上所感觉到的某一财物的随着数量递增而递减的一系列效用中最后一个单位的效用,这个效用决定这一财物的价值。维塞尔进一步阐明,这还适用于对整批财物的评价。也就是说,在一批同类的财物中,任何一件财物都具有最后效用或边际效用的价值。如果需求不变,供给量愈大,边际效用从而价值就愈小,反之就愈大。如果供给量不变,需求愈大,边际效用从而价值就愈大,反之就愈小。不仅如此,不仅许多件财物之一具有最后效用或边际效用的价值,而且这许多件财物中的每一件都具有这个价值。

这样,一批同类的财吻的价值,就等于它的件数乘边际效用之积。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5t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