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位一体”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欢迎阅读!

“三位一体”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作者:暂无
来源:《教育家》 2015年第12期
文/ 卢景和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单靠教育机构的影响是不够的。对于幼儿来说,家庭对他们发展的影响更具有力量,家长的儿童观、教育观、人生观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立体式教育模式的形成,使得家园工作的有效结合更为重要。依托家庭的有利条件,促成孩子各个方面更和谐、全面的发展,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三位一体”是指社区、家庭和幼儿园三位共同参与促进幼儿成长,形成一个教育的共同体。如果只重视幼儿园一方教育,而不重视家庭、社区的教育,就不能使家庭、社区和幼儿园三方力量形成一种合力。因此,幼儿园应充分重视家庭、社区教育,做好家长工作,联合社区协同一致,共同促进幼儿和谐健康的发展。
“三位一体”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
1990 年召开的“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文件《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中提出:“我们将努力做好工作,从而尊重家庭在抚养儿童方面的作用,并支持父母,其他保育人员和社区对儿童从早期童年至青春期的养育和照料。”庄严地向各国人民宣告了这一个共同的心声。“三位一体”的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早期教育更是牵动着千家万户。幼儿园作为早期教育的正规机构,有着其师资、场地等诸多的教育资源优势。支持和关注社区早期教育,使社区每个儿童都能享受平等的早期教育的权利,是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总之,就是要以“纲要”精神为准绳,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我所用,为幼儿健康成长搭建平台。
可见,充分利用幼儿园在社区早期教育服务中的作用,开展以幼儿园为中心的社区早期教育,优化教育影响、减少教育浪费、提高社区儿童家长科学教育幼儿的素质与水平,加强家庭对儿童潜能开发及教育过程中的正面效益,面向社区,充分发挥幼儿园在社区早教服务中的作用,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从另一角度来分析,依托社区开放式办园,是幼儿园的发展趋势。
开展“三位一体”的教育,引导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园是社区事业的一部分,幼儿园的发展要依托社区的发展,家庭就处在这一社区中,所以服务社区和家庭对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极为重要。那么,作为一所普通幼儿园,如何结合日常教育教学开展“三位一体”的教育呢?
做好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整合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幼儿道德品质培养成的重要场所。幼儿的成长需要有一个合适的环境。在现实生活中,家园教育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距离和各种不协调,教育效果必然受到影响。幼儿园指导家庭教
育,可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的内容、要求、方法等知识,提高实际教育能力,让儿童在协调一致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
首先,做好家长工作首先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的科学知识。幼儿园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向家长举办家长讲座,让家长了解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和幼儿教育意义,增强家长教育子女的责任感和能力。幼儿园还可开设家长接待日解决家长在育儿方面遇到的困难,通过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书籍阅读等手段,让家长尽快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及育儿方法,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搭桥铺路。
其次,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在工作中难免有个别家长不理解,而对幼儿园的教育产生误解,此时就需要让教师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教师应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对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与家长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再次, 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为提高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加强幼儿园和家庭联系,幼儿园可定期面向家长举行开放日等活动,使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方法有了较深的了解。幼儿园还可以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等,拉近家长与幼儿之间的距离,让幼儿感受父爱(母爱)、团结、感恩等。
做好幼儿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整合 幼儿园是社区事业的一部分,幼儿园的发展要依托社区的发展。社区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能大大丰富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内容,不仅可以开阔幼儿眼界,丰富幼儿经验,拓展幼儿学习的途径,发展幼儿的社会意识,使幼儿更加关注周围的生活,关注社区的发展变化,形成对社区的良好情感,还可以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
一是灵活利用社区自然资源。幼儿园可组织幼儿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参观社区中的环境,感受社区日新月异的变化,可以扩大幼儿学习、生活的空间。为此可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主题教学活动。如开展“社区在我心中”系列主题活动,通过走走、看看、画画等围绕社区环境的活动。走一走,小朋友了解了从家到幼儿园的路线,欣赏社区的美丽风貌;看一看,给社区拍张照,让不少孩子有了一定的摄影经验;画一画,拿起手中的画笔,描绘家园的美丽景色……这些活动不仅能吸引大批家长的参与,使家长对幼儿园的教学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而且以社区环境为主线发散生成了许多新的教学内容,如经过画路线图,小朋友对地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地图”主题活动,为幼儿园的课程注入了新的内容。
二是巧妙激活社区人才资源。家长是社区人力资源中最为重要的一分子,是开展社区教育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也是幼儿园教学活动资源的潜在宝藏。他们的职业优势可以弥补教师在一些特定领域的不足。例如邀请精通英语的家长来和小朋友一起唱英语歌曲和玩游戏,邀请摄影师家长来和小朋友一起研究照相,邀请懂艺术的家长和孩子一起歌唱舞蹈等。
此外,还可以邀请社区里居委会的阿姨、企业家、厨师、理发师等走进幼儿园,与幼儿进行互动交流。通过邀请社区里的人力资源走进幼儿园,可以和教师形成优势互补,充实幼儿园的教育资源,而且这些课堂也会深受孩子们喜欢。
三是严密细致组织春游秋游。只要仔细挖掘,幼儿园所在地都蕴集着无穷的教育资源,如果能经常的带孩子们去感受名胜古迹,感知家乡千姿百态的景象,不仅能开阔幼儿的眼界,也能开阔幼儿的思想和心灵。如果条件允许,可邀请家长加入到春游秋游的行列,让幼儿们在亲密的家庭氛围中感受亲情和友情。当然春游秋游必须结合教育教学情况、班级实际情况、幼儿当前兴趣热点,有的放矢地进行。
建立共同参与的教育工作机制
幼儿园为社区、家庭教育服务,社区、家庭支持幼儿园。三方紧密配合,才能实现幼儿园与社区、家庭的有效结合,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在工作中,幼儿园要处理好与社区的关系,可与社区共同组建社区教育委员会,共同商讨、制定幼儿园的办园计划,反馈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协同社会各方面共同支持幼儿园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改善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实现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
总之,幼儿的发展与健康成长,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社区资源又可促进幼儿园各项教育事业的发展。开展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使幼儿园、家庭、社区形成一个整体网络,为实现幼儿的健康成长发挥作用。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阎村镇中心幼儿园)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3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