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工作部“两个中心”整改工作汇报材料》,欢迎阅读!
社会工作部“两个中心”整改工作汇报材料
针对镇、街道“两个中心”窗口“只挂号、不看病”、“两头受理、体外循环”等弊端,X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出重拳、打实战,进一步优化服务事项,简化审核审批环节,减少服务办事流程,规范内部设置、人员管理等,积极为“两个中心”“塑型”,搭建群众满意的服务型平台。
一是明确清单,提高服务效率。本着方便、快捷、高效的原则,理清了部门、两个中心和社区正面服务事项清单,将各部门XX项行政审批类和对公服务类事项全部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受理;把面向基层群众、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XX项公共服务事项全部下放街道“两个中心”进行办理,通过网上审批、并联审批、领导坐班审批等方式加强与政务中心的衔接协调,减少中间环节,方便群众办事,使服务事项在“两个中心”一门搞定,一次办结。
二是理顺权责,明晰职责定位。为确保各类服务事项流程不走样、标准不模糊,X区将区直部门、镇、社区职责、权限进行了梳理和明确的定位,把区直部门作为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的责任主体,统一对进驻和下放“两个中心”的事项流程、时限、标准等进行规范、培训、宣传和定制,保障
进驻事项标准统一、流程统一、时限统一。同时,健全完善“准入制”,成立公共行政事务准入领导小组,设定了部门工作进驻街道、社区标准、经费、时限等内容,厘清了部门、街道、社区权责关系。
三是规范设置,落实管理责任。根据街道服务人口和承担工作量大小,X区对“两个中心”窗口设置、大厅布局、人员配备等进行了统一,要求“两个中心”窗口以方便群众办事为主,采取业务“一口清”的形式设立综合窗口,按照“谁用人、谁负责、谁管理”的原则,配齐配强以街道正式干部、聘用专职“两个中心”工作人员和部门派驻干部为主的窗口人员,实行“前台接待受理,当场综合办理,后台协同处理”和全程代理、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等多种服务方式,确保群众办事找得到人、办得了事,“一门进”、“一次结”。 四是强化制度,加大问责力度。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X区修订完善了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岗位责任制等制度,强化领导带班制,安排专人负责办事群众的引导、投诉举报、协调事务等工作,要求“两个中心”工作人员严格遵章办事,文明办事。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规范办事标准,公开办理事项、办理时限、服务承诺等内容,做到上下业务对应、工作对接、沟通便捷、联系畅通。加大督查督办工作力度,通过定期查、季度评、年度考等方式,对部门、街道、社区工作标准、进驻事项、效能建设等进行
督查考核,强化了“两个中心”工作的问责效力,提升了工作效率。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2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