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与“明医”之辨三四五六修身养性

2023-01-01 15:58: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名医”与“明医”之辨三四五六修身养性》,欢迎阅读!
修身养性,名医,明医”,三四五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名医明医之辨/三四五六 修身养性

作者:

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2年第05

名医明医之辨 /李泉

明医名医音同义不同,虽都能获得社会上的尊重,但对二者却不能完全等同看待。到底什么才是明医名医明医有什么差异呢?

名医与明医一字之差,同音而意义迥异。人们易于认可名医,因为越有名的医生通常医术越高,如华佗、张仲景、李时珍、叶天士,他们救人无数、名震一方,自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名医。而明医是指明白的医生,明智的医生。因为是明医,他们必明明白白做人,堂堂正正行医,踏踏实实地研国学、读经典、重师承、勤临证、创新说、探新路,尽心尽力为患者服务。 明医非神医也,虽有专长而非万能,但医乃明医,儒乃达儒,一个明医必定品性高洁,资质超群,一肩明月,两袖清风,仁心仁术,绝非浪得虚名者可比。名医大多为明医,但也有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者,甚至不惜凭借其他手段,以坑蒙拐骗为能事,自诩为权威,沽名钓誉、混迹名医之列。

《荀子·不苟》篇说:公生明,偏生暗。明者,聪慧、明晰也。《礼记·中庸》谓:明则著。医术高明而不追名逐利,终将实至名归、水到渠成而为真正的名医。《老子·三十三章》曰:自知者明,唯勤求古训,纵观明察,教学相长,融会新知,方能博极医源、彻悟真谛、自出机杼、与时俱进。汉代司马相如《谏猎书》谓:明者,远见于未萌。病势发展了然于心,富有远见卓识、善治未病者,方为上工。

《黄帝内经》记载: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曰:子知医之道乎?……上知天文,下地理,中知人事……子务明之,可以十全。明医的标准实际上很高,必持之以恒、学养丰厚、安贫乐道、上下求索、虚心抗志、宁静致远,才能成为德艺双馨、学验俱丰之明医 ·成无己《伤寒明理论》严器之序这样说:余尝思历代明医,回骸起死,祛邪愈疾佛家经典《华严经》另有妙解:善男子,汝应于自己作病人想,于法作妙药想,于善知识作明医想,于精进修持作医病想。明于医道、至精至诚者,方可谓明医。明志明理、明德明术者,乃无愧为明医。

当然,名医一般都是明医,但明医不一定是名医。无论名医也好,明医也罢,他们都是实实在在地为人民服务,比庸医要强上百倍了。但是,对求医者来说,当需要求医治病的时候,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xo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