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1.18宋词四首》,欢迎阅读!
跟踪检测
一、填空题
1、词是诗的分支,起源于民间歌谣,全称 ,简称词。又称 、 、 。 是填词用的曲调名。 2、习惯上人们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 (58字以内)、 (59字到90字)、 (91字以上)。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为上、下 或上、下 。 3、秦观,字 、太虚,号 居士。周邦彥,字美成,号 居士。李清照,号 居士。他们和《雨霖铃》的作者 同为 时期著名的 派的词人。
二、回答下列问题并填空 1、下面语句出自《雨霖铃》,请简要说明词人分别是从哪些角度表现别情的? ⑴都门帐饮无绪, , 。 ⑵ ,竟无语凝噎。
⑶此去经年,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⑴ ⑵ ⑶
2、阅读《踏莎行·郴州旅舍》,回答下列问题。
⑴“杜鹃声里斜阳暮”中“杜鹃”这一意象在此表现的感情是 。 ⑵“驿寄梅花, ”这句词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砌成此恨无重数”一句中“砌”的表达效果是 。
3、阅读《苏幕遮》,回答下列问题。
⑴词作中,引发词人思乡之情的景物是 。 ⑵“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一句中,请指出“呼”、“窥”、“语”三字的表达效果。
4、阅读《声声慢》,回答下列问题。
⑴从内容上看,词作依次描绘的景物主要有:
□□□□、北雁南飞、□□□□、□□□□
⑵“ ,到黄昏、点点滴滴”,请你说说叠词“点点滴滴”的表达效果。 ⑶“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几句是否仅仅写景?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跟踪检测
三、填空题
1、词是诗的分支,起源于民间歌谣,全称 曲子词,简称词。又称 诗余 、 长短句 、 乐府 。 词牌 是填词用的曲调名。
2、习惯上人们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 小令 (58字以内)、 中调 (59字到90字)、 长调 (91字以上)。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为上、下 片 或上、下 阕 。
3、秦观,字 少游 、太虚,号 淮海 居士。周邦彥,字美成,号 清真 居士。李清照,号易安 居士。他们和《雨霖铃》的作者 柳永 同为 宋朝 时期著名的 婉约 派的词人。 四、回答下列问题并填空 1、下面语句出自《雨霖铃》,请简要说明词人分别是从哪些角度表现别情的? ⑴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⑵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⑶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⑴ 侧重心理描写,表现不愿离别又不得不离别的苦楚。 ⑵ 侧重动作、神态描写,“执手”的动作,“泪眼”、“凝噎”的神态,表现了哀伤欲绝、缠绵难舍的别情。
⑶ 侧重直抒胸臆,别后的日子,只有虚度年华,只有感情的煎熬,只有无尽的寂寞。
2、阅读《踏莎行·郴州旅舍》,回答下列问题。
⑴“杜鹃声里斜阳暮”中“杜鹃”这一意象在此表现的感情是 思归(思乡、怀乡 。 ⑵“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这句词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运用典故 ;“砌成此恨无重数”一句中“砌”的表达效果是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离愁别绪在词人心中层层累积与牢不可除 。
3、阅读《苏幕遮》,回答下列问题。
⑴词作中,引发词人思乡之情的景物是 荷 。 ⑵“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一句中,请指出“呼”、“窥”、“语”三字的表达效果。 运用比拟,既表现了天气转晴鸟雀叫声的清脆悦耳,也表现了词人喜悦的心情。
4、阅读《声声慢》,回答下列问题。
⑴从内容上看,词作依次描绘的景物主要有:
□秋风萧瑟□□□、北雁南飞、□黄花堆积□□□、□梧桐细雨□□□
⑵“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请你说说叠词“点点滴滴”的表达效果。 表现了细雨在桐叶上积聚成水滴,纷纷下落,一刻不停,搅扰人心,令人备感凄凉。 ⑶“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几句是否仅仅写景?谈谈你的理解。
既写花,也以花自喻,流露出词人自伤自怜的感情(憔悴既指花也指人)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w5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