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育儿经验知识:我的育儿方法》,欢迎阅读!

育儿经验知识:我的育儿方法
独生子女真是非常难教——他们的任性自大、孤独无助、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形象多么地深入民心!要教好这一代丰衣足食、不乏聪明的子女,谈何容易?
我的儿子龙迪是阳光花地幼儿园大一班的小朋友,他活泼大方、语言表达能力好、观察力强、思维敏捷、爱劳动、能关心别人,是一个同伴和老师喜欢的小孩。这
可能就是我是一个“有心家长”的结果吧?
当然,我的育儿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但是,我还是想列举一、二与个
位家长共同探讨。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我的育儿方法。
育儿经验知识一、注意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与别人交流的必要条件,少了它,幼儿的人生一页将是残缺
不全的。语言表达能
力 分为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主要包括阅读、朗读、书写。在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中,主要是经常在孩子睡觉前朗读一些小故事、散文、诗等给 孩子听;在口头表达能力方面的培养中,主要是鼓励孩子多说话:(1)家长在孩子说话时,注意倾听孩子的话,孩子会在这种无言的鼓励中越说越起劲;(2)做 到有问必答。即是孩子提问时要不厌其烦地、耐心地回答——即使同一个问题已经问过许多遍了!如果孩子的问题不会回答时,你也要答应他什么时候去问别人或者 是查资料等。(3)多向孩子提问:比如,可以父母和孩子互换角色的方法来进行。(4)与孩子做游戏,鼓励孩子介绍游戏角色或者情节等,在游戏中发展孩子的 口语。孩子越小,口语表达能力越弱,在游戏中,你会发现孩子讲话的语序不对或者是乱用词等等,这时,你需及时纠正。在纠正时,主要将正确的话说一遍就可 以。到下一次孩子再说同样的话时,你将会惊喜地发现,
他是按照你上一次纠正的那样说的!
育儿经验知识二、注意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孩子观察力和想象力与先天遗传有关,但是,主要还是靠后天培养。观察力方面
的培养主要培养孩子
观 察的方法。记得在龙迪上小班时,有一次,他拿了一张与其他小朋友的合照回来,交给我后就不再理会。当天晚上,我把照片拿出来,让他向我介绍照片里的小朋友 的名字、爱好等,并且要求他要按照从左到右的方法介绍(刚好幼儿是排成一排的)。介绍完后,我让他找一找小朋友的不同和相同以及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照 相,这些小朋友又是怎样排队的(刚好是一个男孩—— 一个女孩——一个男孩——一个女孩这样排)。这样,孩子在看照片中,学到了从左到右地找不同和相同的观察方法。孩子想象力的培养,主要是鼓励孩子一物多用 和以物替物。“一物多用”举个例说,就是无论他玩什么玩具,常常指导他不同的玩法。“以物替物”就是看见积木就会想到与游戏主题有关的东西——例如:砖
头、馒头、枕头、桥等等。“以物替物”是越大的孩子想得就越多,也越有兴趣想。记得龙迪一岁十个月就会用“手指”当作“食物”在有一个“大洞的凳子”
(炉)上“烧烤”了。
育儿经验知识三、注意培养孩子勇敢顽强的品格。
孩子的勇敢顽强,离不开孩子的独立性的培养。于是,我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
让他自己在摔跤时自
己 站起来;在两岁左右,就让孩子自己尝试刷牙和冲凉;在三岁半时,完全让他自己冲凉;到了四岁左右,让他自己睡。就是这样,孩子无论是打屁股针或打吊针,极 少会看到他哭;拔牙或摔跤就更不会看到他流泪!在培养孩子勇敢顽强的路上,应少说一些可怕的事情,例如:有关鬼的故事。如果孩子在外面接触到了这样的事 情,家长有可能的话,要找到这事情的出处,以“做到解铃还需
系铃人”,另外,还可以找孩子的老师帮忙教育。
育儿经验知识四、注意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优劣,大的关系到国家的命脉,社会的命运,小的关系到家庭的幸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孩子有着潜移默
化的作用。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就是这个道理。
孩子的品德教育主要是培养他关心他人、尊敬老人、爱劳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爱清洁、讲卫生、珍惜水、电等资源,以及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粒
粒皆辛苦”的道理。
家 长在这个教育环节里,应经常(1)与孩子讨论已经发生的事实是对还是错;(2)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情绪;(3)把握孩子对人对事的动向。只有知道孩子的思 想以及行为,你才能做到有目的地教育,你的教育才会事半功倍。如果孩子是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最好及时地直接找到老师详细了解情况,共同教育。不难发现, 这个教育环节主要是家长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前提下才能实现。所以,家长必须经常与孩子聊天、玩游戏、共同画画、看书等,以培养信任感。
育儿经验知识五、尊重孩子,但不放任自流。
被尊重的孩子自信,创造力强。
尊重孩子就是放手让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前提是不影响他人,按照家长提
出的要求做。正所谓
“无 规矩,不成方圆”。在此,特别要强调的是(1)“家长不能凌驾于孩子的头上发号施令”。家长的要求,必须是在与孩子商量后达成的“协议”,否则,孩子的叛 逆性会由于你的“铁腕”而滋生。为了孩子能听你的话,采取“似是而非”的办法是可行的。这种办法主要是在讲述时就规定了孩子必须按照你的要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jH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