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观《小人国》和《幼儿园》有感作文》,欢迎阅读!

观《小人国》和《幼儿园》有感作文
观《小人国》和《幼儿园》有感作文
《小人国》和《幼儿园》是两部纪录片,这两部纪录片中,我个人比较喜欢《小人国》,更准确的来说,或许我更喜欢的是大李老师的教育方式。
第一篇:观看幼儿园《小人国》
《小人国》中,纪录的不单单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还有那群可爱的老师们。巴学园是小朋友们喜欢的地方,是他们成长的乐园。在巴学园里,小朋友们可以自由的游戏,他们的行动不受限制,辰辰和南德可以玩扮家家,迟亦洋他们可以自由的在院子里玩耍,小朋友可以和老师一起踢足球等等。
同时他们也在这玩耍中被教育着、成长着。当然,他们也学会了勇敢与尊重。
迟亦洋是一个调皮的男孩,并且他还三番五次的辱骂大李老师,让大李老师“滚”,但是大李老师并没有严厉的责骂他,而是给他讲道理,让他知道错在了哪里,再让他思过。大李老师的做法是一种尊重人的教育方法,不同于别的老师的责骂,给人足够的尊重,同时也教会了孩子尊重。在一次玩耍中,迟亦洋抢了陈柄栋的棍子,陈柄栋哭了,让老师帮他要回棍子,但老师告诉他,棍子是他自己的,只有他自己才有资格要回棍子,权利在他自己的手里。这是一件平常的小事,但老师却由此来教育了陈柄栋要学会勇敢的面对,要维护自己的权利,这样的老师,这样的教育是被我们需要的。
在巴学园的校车上有这样一句话“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我想每一双脚都需要一双适合自己的鞋,我们不能胡乱的让不同的脚穿同一
双鞋子,这样对不适合这双鞋的脚来说是不公平,也是不利于脚的行走的。同样的,每一个孩子都有其自身的个性,我们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规范每一个孩子,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不公平的,是不利于他们成长的。巴学园的老师们深深的明白这一道理,他们因材施教,给
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教育。
《幼儿园》则完美的展现了童年生活的本身,片头一开始的一声“我要回家!”展现了小朋友们刚来幼儿园的情景,他们体现的是大多数幼儿园的情景,我原以为的幼儿园不是这样的,但是《幼儿园》让我们认识到了幼儿园真正的样子,小朋友的样子。我们现在都已经忘了幼儿园的生活,而《幼儿园》又让人们想起来了什么,重新上了一遍幼儿园。
第二篇:观看幼儿园《小人国》观后感
园里又一次组织老师们看了《小人国》,以前自己也看过,加上这次已经是第三次了,每次看完后,心里都有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记得第一次看是还是上学的时候,那时的我只是带着一种好奇的心情,感觉很好玩;第二次看是在去年的秋天,一次周三的教研会上,园长组织全园的老师们,坐在教室里观看,那时的我又是带着一种回顾去观看,看完后在会上各自进行探讨与讨论;而这次,是总结了前两次的观看后,带着思考去看,同时也去想。
在这个“小人国”里,有太多以前的回忆,不免想起自己小的时候,在这部纪录片里的幼儿园,很像小时候自己上的幼儿园,有很多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尽情的和同伴之间进行交流与探索,虽然没有像当今的幼儿园有那么多高级的玩具,有那么多的精美的'图书,可是我们还是有一个属于自己幸福的童年。
在这部纪录片中,受我关注的是老师的教育方法。纪录片中的老师对孩子耐心、尊重,对孩子们的爱无微不至,无论是霸道的池亦洋,还是对听话的孩子都是一视同仁。她教会了我们如何尊重孩子,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说话时要心平气和,对孩子也要说“请你”怎么样等。如:每天辰辰都早早的在门口等南德,老师并没有干涉,强行把辰辰带进教室,而问她的意见,尊重她的选择。每个小孩都被视为与大人一样平等看待,老师们理解孩子的行为自有其道理,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保护并引导着孩子的天性,留给孩子反思的时间认识自己的错误,将之看成一个小社会,遵循社会的相关规则。
看完这部纪录片后,让我们停一下忙碌的脚步,静下心来去慢慢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hM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