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村流动人口社会适应个案访谈提纲

2023-03-31 07:38: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同济村流动人口社会适应个案访谈提纲》,欢迎阅读!
同济,流动人口,提纲,个案,访谈
同济村流动人口社会适应个案访谈提纲

一、访谈方法深度访谈,结构式访谈。 二、访谈内容

(一)个案概况:

1、基本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居住地点、居住条件。 2、流动情况:个人流动还是家庭流动,家庭其他成员的情况,原居住地、现居住地、流动经历(初始职业、现在职业、职业变动经历)、流动的时间(何时开始流动的) 3、流动动机:流动的原因,选择哪个城市及选择的标准。了解被访为什么要流动?流动是自愿的吗? 流动到新地方以后,与原来流动前的设想有没有区别?区别在哪里? 4、流动形式:通过什么途径获得流动信息的,通过什么方式实现流动的。 5、进城主要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二)生存状态

1工作情况:从事什么工作、是否满意,工伤单位是否交社会保障(养老、医疗、工伤等),工作场所的条件如何?

2、居住条件:工作地点距离居住地的远近,在城市中居住的地点(边缘、中心、城市里还是郊区)。

3、生活方式:业余时间是如何渡过的?业余时间通常从事什么活动?有什么花费? (三)被访人的社会适应情况。

1经济的适应:有没有稳定的工作、可靠的收入保证和固定的住所。

年收入及来源、对自己的收入是否满意、有没有财产(住房、电器、交通工具等);消费结构(吃、住、行、玩、学习)各种消费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流动后收入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收入水平能否满足消费的需求呢?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与新地方的居民相比较,有没有差别?差别在哪里?恩格尔系数是多少?

2社会的适应:在工作单位里,是否能与同事融洽相处呢?单位里的工作条件和工作氛围是否能适应呢?工作上与城里人是否平等合作(合得来)?有几个城里人朋友,交往密切程度如何?与原属地亲友联系密切吗?春节在工作地点过还是回老家过?能否与邻里友好相处呢?是否碰到过偏见或歧视的情况?

你对上海是否了解(风俗习惯、主要街道、主要特产、市领导人)?对上海是否喜欢?上海什么地方比农村好,什么地方不如农村?是否喜欢上海青年人的时尚与生活方式?被访者流动前的期望是什么样的,现在被访者对这种变化是否满意?流动后,被访者的家庭关系、社会关系有否受到影响?对您所生活的社区有何感受和想法?与城里人交往中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是否参与当地社区的活动?是否关心上海的发展?有没有第二故乡的感觉?

3文化心理适应:心理归宿感如何(自己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自己感觉地位上升了还是下降了?被访对未来有什么打算?流动后,被访是经常怀念以前的生活,还是


更多的关注目前的生活或计划未来的生活?流动后,被访对流动所产生的变化持积极还是消极。

(四)适应障碍及应对、自我总体认识

1、在流动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及困难是什么?目前的生活方式存在困难吗,或者在现在的生活中被访者觉得最不舒服的是什么?有什么改进的方法吗?

2、新城市生活是否影响自己及家人的教育、生活、工作?被访者现在的生活方式与流动前有变化吗,是什么样的变化?

3、自己觉得到新城市总体上是满意还是不满意?原居住地与新地方在教育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差别是什么?新居住地政府和居民对民工的态度评价是什么? 4、到了新的城市,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或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 5、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6、对政府的流动人口政策有什么意见、建议? 7、对流动这一决策行为有何感受?是否后悔呢? (五)调查员对调查结果做简要评价和分析。 访谈时间,被访者是否配合,可信度如何。 (六)访谈感言。

调查提纲只是一个基本框架,会根据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作修改、调整。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fi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