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病假的规定

2023-05-07 11:37: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劳动法病假的规定》,欢迎阅读!
病假,劳动法,规定
劳动法病假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规定,当用人单位雇员因生病或者非工作原因发生伤残时,应当享受带薪病假。 二、有关条例

1.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雇员出现生理或心理异常时向医院进行就诊并提供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

2. 生理或心理异常对雇员正常工作能力造成不利影响时,用人单位应当将其派往医院进行就诊并提供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

3. 雇员在治疗期间所产生的合理费用(如门诊、急救、住院及处方费用等)都将由雇主承担。

一、劳动法是如何规定个人病假期限

劳动者患病需要停止工作治疗的,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第三条 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 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 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 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第四条 医疗期三个月的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六个月的按十二个月内


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九个月的按十五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二个月的按十八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八个月的按二十四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二十四个月的按三十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二、劳动法病假工资规定

1、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2、除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期满为止。

3、请长病假的职工在医疗期满后,能从事原工作的,可以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疗期满后仍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解除劳动关系,办理因病或非因工负伤退休退职手续,享受相应的退休退职待遇;被鉴定为五至十级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医疗补助费。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规定,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cw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