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欢迎阅读!
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张春玉,孙晓玲,曹伟东,宁波,刘洋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3年第1期
作者简介:张春玉(1972—),女,吉林长春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生物药物的分离与纯化。
孙晓玲(1978—),女,吉林长春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生物药物的分离与纯化。
曹伟东(1978—),男,吉林长春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药的分离与纯化。
宁波(1963—),女,吉林长春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化学制药。
刘洋(1980—),女,吉林长春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药的分离与纯化。
张春玉,孙晓玲,曹伟东,宁波,刘洋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33)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示范校建设的重点之一。本文主要围绕国家精品课程《中药生产》课程的建设经验,从课程教育理念、课程内涵、教学条件与环境、教学模式等方面对精品课程的建设进行了探讨,以期进行交流,提高课程建设效果。
关键词:精品课程建设;《中药生产》课程;教育理念;课程内涵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1—0043—02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教育部(教高[2003]1号)文件精神,2003年,全国各高校的精品课建设工作开始启动。经过多年的课程建设,《中药生产》课程被评为2009年国家级精品课程,笔者结合对《中药生产》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经验,谈谈对精品课程建设的体会,以期进行交流,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职业教育理念的更新与转换
高职主要培养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的高技术人才,因此,高职课程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技术应用性。《中药生产》课程是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为了更好地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在校企共建课程的基础上,课程组按照“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中成药做载体,教、学、做一体化”和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能力为本”的原则来设计开发课程,注重对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在生产过程中,教师强调的不是单纯的操作和产品的质量,而是注重生产任务的组织过程及问题的解决方法,注重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即强调“能力为本”,真正体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二、课程内容的优化与重构
(一)体现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建设策略
《中药生产》课程的建设体现出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我们主要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通过对吉林省典型的中成药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归纳出了13个中药生产的典型岗位,根据岗位能力需求,选取了能够涵盖上述岗位技能的6个典型工作任务。同时,结合吉林省常见的中成药品种,确定了本课程的六个教学情境,同时在授课过程中适当引入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鼓励学生制定多样化生产方案,提高创新力,进而保证学生近期能够“学有所用”,长期能够“学仍适用”,真正做到既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又使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二)教学的组织与安排从知识逻辑为主线转向职业活动为主线
本课程以板蓝根颗粒、牛黄解毒片等常见中成药作为教学的载体,将教学内容设计为六个情境,从第一个情境到第六个情境的载体生产工艺呈现由简到繁的特点,所涵盖的生产岗位具有重复性、递进性的特点。因此,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排序遵循载体的生产工艺,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并且所含岗位呈递进及包含的顺序原则。首先按照生产工艺的难易程度进行排序,同时兼顾所涵盖的生产岗位呈递进和包含关系。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与灵活性
本课程的教学流程完全按照企业中的生产流程来设计,即分为“任务组织→任务策划→产品试制→任务评审”四个阶段。在教学中主要采取引导文教学法、项目驱动法、关键词卡片法、旋转交换讨论法、问题驱动法、角色扮演法、仿真训练法等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生动、活跃的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其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应用课件教学、录像教学、仿真教学、网络教学等信息技术,并辅以多媒体资源库和饮片识别库等多种教学资源,整个教学设计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条件建设的立体化与社会化
所谓立体化是指文本、音像、影像、模拟软件等在内的立体化教材和能够满足课程生产性实训或仿真性实训需要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本课程在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建构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立体化教材与教辅材料体系。为了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课程组编写了一系列的教学文件,建设了丰富的网络资源;同时,作为国家示范性建设重点专业,利用中央财政支持,学院新建了药品生产实训室和药物制剂模拟仿真实训室,扩建了多功能提取实训室。药品生产实训室的布局完全根据GMP标准设计,共拥有16台实训设备,总价值95万元,设备较先进,能够满足中药固体制剂的教学。
所谓社会化就是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采取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改善教学条件,保证课程的实践教学处于真实的工作氛围中。在学院的支持下,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与企业合作共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18个,服务于本课程的校外基地主要有8个。学生在校外实训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
五、教学模式的特色性与创新性
(一)形成了讲做合一、督评合一的实践教学模式
本课程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走下讲台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任务组织和任务评审阶段,教师作为组织者;在任务策划阶段,教师主要作为引导者;在产品试制阶段,学生成为实施的主体,而教师主要作为合作者。
(二)形成了“授权人”和“岗位责任制”的教学管理模式
中药生产课程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本课程在管理上采用制药企业使用的“授权人”管理模式和岗位责任制两种管理模式。在任务组织阶段和任务策划阶段,“班组长”,即“授权人”领导本组员工进行资料的搜集和生产方案的制定。在产品试制阶段,“班组长”组织产品的试制。如果“授权人”领导不当,任务分配不合理,或在模拟生产中出现违规操作、人为损坏设备或产品质量出现人为因素导致不合格时,追究“岗位责任人”的责任和直接管理者的责任,酌情扣学生的考核分数,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规范意识、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
(三)本课程在开发及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真、五化”的职业教学特色
“三真”即真实产品、真实生产和真实环境;“五化”即教学内容任务化(每个教学内容均是以任务的形式布置,在课上下发任务单,最后进行任务评审)、教学过程生产化(本课程的教学组织过程模拟企业的真实生产过程)、教学方法多元化(本课程以引导文教学法为主线,融入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企业化(教学过程中的管理模式仿照企业的“授权人”管理模式和岗位责任制模式)、考核方法过程化(本课程的考核方法由终结性考核转变成以过程考核为主的过程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智军.“精品课”活动的实践及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1(5).
[2]申永胜.关于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
[3]冯聚和.以建设精品课程为手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4]袁德宁.精品课程建设及课程支撑理念的变化[J].中国大学教育,2005(4).
[5]袁晓黎.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6(1).
[6]陈彬.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1).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bM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