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必须走向专业化》,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必须走向专业化
作者:廉如鉴
来源:《时代经贸》2011年第17期
【摘要】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管理创新,但全国各地风险评估工作普遍存在评估主体错位、评估程序不严格、评估结论可信度低等问题,只有培育专业的社会风险评估机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第三方组织
对重大事项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中央面对复杂社会形势形势所做出的一项重要部署,是社会管理领域的一个重大创新。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提出要“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至此,推进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下文简称风评)成了全国社会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
但是,各地在风评工作的实践中普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各地开展的评估操作普遍存在评估程序不严格、评估结论可信度低等现象。 一个规范的评估需要通过问卷调查、个体访谈、群体访谈等形式了解相关人群的诉求;应该组织信访、公安、司法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论证应对风险的措施和风险的可控性。但是,各地在评估中往往没有按照规范程序进行操作,例如,发放调查问卷时并没有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设计简单粗糙,缺乏基本的信度效度检测;甚至根本没有问卷调查这个过程。又如,召开风险论证联席会议首先需要一个初步的风评草案,然后逐项分析论证,最后保存好会议纪要。但很多会议由于事前没有准备草案,大家的讨论没有集中点,开成了散漫的“神仙会”;下结论时,主要靠牵头单位领导的个人经验,而不是根据评估指标做系统判断;更有甚者,很多风险论证会并没有形成会议纪要附署在风险评估报告后。
由于评估程序不严格规范,评估的结论自然可信度很低,一位地方党委主管风评的领导曾气愤地批评这种风险评估“徒具形式,既没有实际效用,又交代不了上级检查。”
其次,在各地的风评操作中,评估工作通常由重大项目的报(建)单位、重大政策的出台部门负责组织,于是,风评的责任主体“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陷入“自己评自己”的困境。 目前来看,国内几乎所有风评实施细则都规定:在确定风评主体时遵循“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建设谁负责”的原则①。也就是说,重大政策的起草部门、重大建设项目的审批部门、建设部门是风评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风评工作。从表面上看,这个种做法体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了“责权利”统一的原则,但事实上这是一种典型的“自己评自己”,我们很难指望一个建设项目的报(建)单位,一面撰写项目的可行性报告,一面在风评报告中作出“暂缓建设、停止建设”的结论;我们很难指望一个政府部门,一边制定新的社会管理政策,一边又在风评报告中承认自己制定的方案“有很大的社会风险”。可以说这种评估责任主体的“错位”现象不仅会破坏风评的科学性,甚至会损害风评的严肃性。
从根本上看,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当前社会没有专业的风险评估机构,今后必须培育专业风险评估机构,形成风险评估的第三方,使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走上专业化的道路。
风评涉及到许多专业知识,诸如问卷设计、抽样调查等。对项目的建设方、政策的出台部门而言,风评并不是一项常态工作,他们常常缺少这方面的经验和专门人才。另外,目前各地组建的风险评估小组由公安、信访、司法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和科研院所的学者组成,共同座谈分析事项的风险,但是相关部门不可能每次都把自己最有经验的人员派来参与评估,“专家学者”也常常不是风险评估领域的专家,而是社会学、法学、管理学、新闻传播等领域的学者。因此,评估小组的成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根本上看是临时性、非专业性的。这种局面也严重地影响”风评”的质量,使风评结论难以起到实际效果。只有把风险评估的具体操作交给专业的风险评估机构、专业的风险评估人员,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尝试着走专业化的道路,如上海市、深圳市、宁波市把一些风评项目委托给投资咨询公司。投资公司按照“建设项目社会影响评估”的指标体系进行”风评”。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评估的专业化,评估的准确性有了一定的保证。但是,这种尝试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建设项目社会影响评估”尽管和风评存在一些重合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不同,把它的指标体系套用到风评中,存在很多问题,不能准确预测出未来的风险。其次,投资咨询公司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第三方专业组织”,它仅仅是一种提供咨询服务的企业——这种服务不像审计所、环评所提供的服务一样有“公共性”。因此,投资咨询公司所做的风评报告在公信力上存在天然缺陷。
就目前而言,国内外并没有真正的风险评估第三方专业组织,政府部门应该发挥引导、扶持的功能,培育真正的第三方社会风险评估机构。从理论上看,专业评估机构的组织形态类似于会计师事务所,由评估师组成,评估师要通过考试获取资格证书,只有获得资格证书的评估师才有资格参与风险评估。政府主管部门负责评估师资格考试和资格认定,同时负责对评估机构的资质审核。这种风险评估机构才算是真正的第三方专业组织,而不像投资咨询公司一样仅仅是一个咨询服务企业。这种机构才能做到所提供的服务既是针对企业的,也是面向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既对企业负责,也对政府和公众负责。
很明显,培育上述专业评估机构需要大量合格的“风评师”,但我国目前没有这一行业,也没有相关的资格考试。这就需要政府部门从现在开始着手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例如和高等院校合作建立风险评估研究和培训基地,首先培养一批科研人员,再以他们为师资力量开展风险评估的教学培训并研发风险评估的资格考试体系。时机成熟后,可以举办“风险评估师资格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给考试合格人员颁发“风险评估师资格证书”,进而把风评师组织起来形成专业风险评估机构。
有了第三方专业风险评估机构,我们就可以把风评的责任主体与实施主体区别开来,由专业风险评估机构负责具体的风险评估工作。重大事项决策的提出、政策的起草、项目的报(建)批、改革的牵头、工作的实施等有关部门仍然是负责组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责任主体,但是责任主体并不负责具体评估(或仅仅负责初次评估),而是把具体评估(尤其是正式的二评)委托给专业评估机构。风评的责任主体承担评估的义务,出资聘请专业评估机构做具体评估,同时对评估过程给予协助;专业评估机构受聘于评估责任主体,提供优质的、低成本的评估服务,并对评估质量承担责任。
另外,有了第三方专业风险评估机构后,就可以建立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评估机构和评估师评估了一个项目的社会风险后,地方的维稳主管部门根据项目在实施中实际出现的风险状况,对评估的准确性进行判定打分,每年做分值考核,当评估机构或评估师的分数低于某个标准后,可取消其评估资格。在此期间,当评估机构、评估师出现重大工作失误或篡改数据等问题时,主管部门可吊销其评估资格。
总之,当前必须大力培育专业的社会风险评估机构,这样才能使风评工作获得专业化的保障,风评的科学性、规范性才会得到提高。另外,把风评的具体操作交给专业组织就可以避免“自己评自己”的困境,同时,可以建立更有效的针对专业组织的监督审查机制。这些都会在根本上提高风评结论的公信力。 注释:
①风评最早始自四川省遂宁市,2004年汉源事件后,遂宁市开始探索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2005年初,针对当时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一些重大建设工程,遂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预测评估制度》,“谁主管谁评估”这一原则就是这一文件中确立的。后来,遂宁模式得到国家维稳办的高度评价,要求全国推广其经验。目前全国各地的风评实施细则大都以遂宁模式为蓝本撰写而成,“谁主管谁评估”这一原则就在全国推行开来。
作者简介:廉如鉴(1970-),男,山西襄汾人,社会学博士,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人行为文化,社会风险评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Zm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