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绿水青山杯”全国随笔、杂文大赛》,欢迎阅读!
“绿水青山杯”全国随笔、杂文大赛
前日先生对我说,在路上偶遇我们以前住在蒲鞋市老宅的老邻居了!二十多年不见,相遇自然有很多惊喜与感概。人变老了是自然的,令人感概的是原来的很多老邻居现在已有好几人过世了!如果是人老年迈倒也不奇怪,却是其中有两位年龄都比我们轻,却因病魔早早离世。这消息让人感到震惊与伤感。1980年至1990年,我们一家三口就住在市区的蒲鞋市仓坦的孔宅大宅院里。从大南门街口转入卖麻桥再转入仓坦巷,一溜的两三层旧房。这座大房子里面大概居住着几十户人家:老式的门庭,古朴的天井与屋檐,庭院分前后层次,大多是矮屋或后来抬高一层的小楼房。我们家就在孔宅屋的院子内边间房。朝南的是木质结构旧房,后边一间是改造后的水泥砖结构的两层楼房。我家与小巷对面的那户人家间隔就一米多远。晾晒衣服时,我们就在自家窗口把竹竿伸到对面那家的窗口,衣服就在两家的小楼阁的空中飘来飘去。那时候家庭还没有抽水马桶,每家都备有木制的马桶。每天清晨,住户各自把家里的马桶端到自家门口的走廊上,等待“端粪客”上门囤粪。他们推着专门装粪的板车,一边走一边吆喝:“囤粪喽”!此声音一旦从小巷里响起,那可比军令号还灵光: 每一户人家都会赶紧拿起清洗马桶的刷子等候在旁边,谁也不敢怠慢。囤粪工挨家挨户把已经摆在门口的马桶端起,把马桶里的粪便倒进板车箱里。接着,他们把马桶放回原处,让住户自己清洗马桶。此时,很多人家就用马桶专用刷子“刷刷刷”的不约而同地使劲清洗马桶。这是每天必做的功课呢!我家朝东方向的墙壁对着一条小巷通道,可以通向蒲鞋市老街。别小
看这条狭窄的小路,它可给我们生活也带来很多的热闹与情趣。白天,一些小摊小贩经常推着板车或者挑着箩筐叫卖东西,比如蔬菜、干果、水果之类的东西。有一段时间,流行商品券买卖,那些小贩经常拖着长长的声音吆喝着:“煤球票粮票布票卖否?”很多人家自己省吃俭用,把预留的商品票卖给倒票人,换些钱添补家用。也经常有农村大妈们背着布袋叫喊:“旧衣旧裤收否?报纸卖否?旧铜旧铁卖否”。女儿到现在还是留恋住大宅院的那段时光:放学后到邻居家与小朋友玩小家家,捉迷藏,跳皮筋什么的。有时候也到菜园里摘野花,捉小虫子,追着蜜蜂、蜻蜓跑。我也还记得我下班吃晚饭时,找不到女儿,就到有小孩的邻居家找,只要声音抬高点,就能听到她的回应,然后高高兴兴地跟我回家。住大宅院的特别之处就是邻居关系特近。我们从一个大门庭里进进出出的,低头不见抬头见,大家见面多了,关系自然就近了。我婆婆退休在家,没事就到邻居家转转,坐在屋檐下晒晒太阳聊聊天什么的。她们就“燕子妈”、或“阿忠爸”的互相称呼,家长里短的也煞有情趣。夏天,很多人图个凉快,就搬出小桌子凳子,一家人坐在小巷靠墙边的空地吃饭,路人从我们餐桌边走过,熟人时而会停下来看着我们吃饭,顺便拿着扇子跟我们聊天。我牵着女儿的手进进出出时,很多的邻居大妈大伯叔叔阿姨们会主动跟我们打招呼,还会逗我女儿玩。这种邻里关系在当前的高楼住宅里再也找不到也不存在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Z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