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的实质——讲义

2023-05-05 02:36:3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心理的实质——讲义》,欢迎阅读!
讲义,实质,幼儿,心理


心理的实质——讲义

一、心理的产生



要了解心理的实质,就要明确心理是怎样产生的。从发展历程来看,主要有三种观点:唯心主义认为心理是非物质的,是至高无上的灵魂活动,它虚无缥缈。古代唯物主义者则认为人的心理产生于心脏。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脑产生心理。

医学研究表明,个体心理活动不是心脏的产物。

二、探寻心理的实质

1.脑是心理的器官

那人脑和心理是什么关系呢?带着这份疑惑,来听两个故事吧! 故事一:

他叫菲尼亚斯*盖奇,是一名铁路工人。由于一次意外爆炸事故,他的大脑前额叶部分受到了损伤。之后家人发现他性格大变,由之前的平和、友善变得蛮横、冷漠。

故事二:

另外一个故事是关于天生大脑发育不完全的儿童。他们可能在智力、言语或运动等方面存在一些障碍,令人心疼的是,由于这些障碍,他们后天再怎么努力,也没有办法完全达到正常孩子的心理水平。

探究发现:

听完故事,对于心理产生的器官这一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我们不难发现,大脑和心理的发展紧密相关。个体心理机能的产生直接依赖于人脑。就像幼儿,他们的大脑发育尚不成熟,所以不可能有成人一样的心理水平,例如刚出生的婴儿不会说话,小班幼儿不会算数。因为他们大脑掌控言语、思维的神经回路还未发育成熟。由此可见,脑是心理的器官。


2.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

那有了一个健康的大脑,就一定能产生心理呢?听了下面的小故事,也许有新的发现。

故事三:

在印度发现了一些与狼生活在一起的小孩子,我们把他们称之为狼孩,他们和狼一样用四肢走路,喜欢夜里出行,不会说话,只会发出号嚎叫声。其中有一个叫卡马拉的狼孩在回到人类社会后,仍没法真正掌握人类语言,心智明显落后于常人。

狼孩的故事让你想到了什么?心理的产生除了需要一个健康的大脑,还需要什么?

狼孩之所以不会说话,心智低下,是因为他从小脱离人类,没有接触语言和人类的生活。所以心理活动的产生应该还需要有各种生活活动来引发。即便有一个健康的大脑,但如果脱离人类社会,没有一定的生活和环境作用在大脑上,心理也不会产生。

所以,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一个人如果离开了自然和社会环境提供的这些“原材料”,大脑这个“加工厂”就没办法生产重要产品,也就不会有各种心理活动。

3.心理是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我们已经知道心理产生的器官和源泉,你现在可能在想:大脑是如何加工这些客观现实的呢?马上为你解答。

首先,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即大脑加工所有输入的信息,然后表现为各种心理。比如,视觉就是对作用在眼睛上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思维就是对客观现实的间接反映,如得出“昨天晚上下过雨”的结论,可能是你看到地面湿后经过分析思索而来。

其次,心理是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这种能动体现在:它不是被动的,是主动而有选择地反映客观事物。例如,同样的一片云,喜欢吃糖的孩子会说它像棉花糖,喜欢小动物的孩子可能会说像绵羊。这种能动反映体现了人的兴趣爱好和自身经验等。此外,还能促使我们改变和创造现状,认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Yk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