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丰子恺艺术教育思想及当代意义

2023-01-08 11:41: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丰子恺艺术教育思想及当代意义》,欢迎阅读!
丰子恺,艺术教育,当代,意义,思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丰子恺艺术教育思想及当代意义

作者:黄姣

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23

【摘 要】在近代美术史上,丰子恺一生都保持着对艺术的渴求,为近现代美术教育事业的推进作出了极大贡献。本文试图通过对丰子恺艺术教育思想的梳理,来探索其艺术教育理念的独特性以及对当代教育的启发,并希望为大众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丰子恺;艺术教育;美育;大众性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3-0165-02

丰子恺曾在推动我国艺术事业的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美育思想和艺术教育践是我国艺术界的宝贵财富,有着极大的研究价值。纵观丰子恺的一生,他是中国艺术教育启蒙者,其教育思想与理论对今天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仍然有着巨大的探索与研究价值。 一、教育

回顾丰子恺的艺术教育原理可知,其对艺术教育进行过明确的定位。他认为艺术教育的核心内涵是审美教育,要给予艺术教育公正客观的评价,明白艺术对人生的指导作用。除此之外,教育还应包含艺术语言的训练、情感的交流、创作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丰子恺的艺术育思想与普通美育思想既有重合的地方,又是对其的外延。

艺术教育的范畴包含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要倡导培养受教育者一种美的心境,不过由于时代社会情境的问题,教育界对艺术教育的理解颇为肤浅的,认为艺术教育是简单的图画与音乐课,只要培养出会图画、会歌唱的受教育者,就算是对大众普及过艺术,这种浅薄的看法也蔓延到当代基础教育中来。丰子恺对于这些看法给予了鲜明的批判,他认为绘画和音乐课只是用来实施艺术教育的手段,是学校和社会传达艺术知识的一种方式,不能单纯地把两门课程概括为艺术教育。绘画课程是教人学会鉴赏美与事物,是学生通过美术课程学习,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感知美的表达。音乐课程会让学生通过听觉,感受到与万物联系一种方式,动听的声音会与人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总的来说,艺术教育包含着诸多领域,体现在教学,乃至生活中的各种方面,是美与情的教育艺术教育可以给予学生们心灵上的安慰,使其了解自然与生活,感受到世间的美好。因此,无论哪个时代的艺术教育都不能仅局限于单纯的艺术课程上来,而是应该包括艺术语言的训练,情感的交流,创作能力的培养,同时把学校教育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贯穿整个人生,培养人们的艺术心,以此来提升大众的艺术品味。 二、艺术的人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当时业界把艺术分为纯正的艺术有用的艺术,并且认为纯正的艺术是更为高雅的艺术,面对这些观点,丰子恺并不认同,他认为凡是艺术都是为了人所服务的,将艺术融入到人生之中,让生活体现出艺术感,达到艺术的人生,而不是把艺术与人生割裂开来。

艺术教育源于人生,所以它不能脱离与大众的联系。最优的艺术教育就是能够面向大众,提高艺术的大众性,被更多的人所认同,这也是艺术教育与人生的关系。曲高和众这个教育思想曾经被丰先生提出过,仔细来分析他的这个思想,不难发现这也正是目前艺术教育所需要的。曲高和众要体现在日常教学中,在普通艺术教育里内容不可太过复杂,既要充分体现出艺术的本质特征,传达出艺术中的美与内涵,又能够使学习者产生灵魂上的碰撞。同时,使作品浅显易懂,简约质朴,能够被大众所认可接受。因此,丰子恺将曲高和众作为普及艺术教育的首要条件,大力倡导艺术教育要面向大众,贴近人们的生活。

对于人生中的艺术教育,在形式方面,丰子恺曾提出过艺术教育不应该拘泥于一幅画和一首歌,应该采用灵活的方式,因而提出了活用艺术的思想。灵活地采用艺术的不同形式,让艺术教育与人生更好地结合,用艺术中的思想去涵养人们的品性,从而引领着人们的思想朝着更高尚的境界去发展,以此来影响人们的人生观。活用艺术可让教育的形式不拘一格,例如艺术教育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实现艺术教育的大众化、通俗化,以此来让艺术与生活更加贴近,创造出艺术的人生。 三、艺术为生活增彩

丰子恺曾言:艺术教育,必须要明白艺术的性状。一是艺术是超现实的,是不为何种现实目的所做的。二是艺术是无我的,艺术的境界是解除了一切外物与我的关系。[1]由此,不难看出艺术可以让人们离开忙碌的现实,寻找到心灵的依托,艺术对于大众来说最有益的作用就是可以陶冶人心,当人们去鉴赏和品位艺术品时,可以不计较各种利害关系[2],纯粹去欣赏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在日常校园工作学习中,学生们日复一日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总是会感到枯燥和乏味,这时就可将艺术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用艺术来给学生们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调剂乏味枯燥的现实。

同时,艺术还是无我的,它会引起人们的亲和性和共感性,艺术不仅可以让人们传达出自己的想法,还会与他人的心靈产生共感。因此,这种思想的交融,可以教会人们之间相互体谅,相互理解,形成一种和谐的境地。这些都是属于艺术的最终目的,以陶冶来教化人心。人文化艺术的进步,不外乎是艺术文化社会大众思想的交融,取决于大众对人生看法的不同。而艺术对于大众生活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直达社会之本真,发现和揭示生活中的美,用艺术来陶冶人心,以此来提高人们的心性,美化人生。

艺术不会远离我们的心灵之外,人格的形成也与艺术密切关系,要在人生百态中品味艺术,在艺术中体会人生百态。 四、寓教于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艺术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不应该局限于学校的课堂教学,而是要扩展到日常生活中去。因此,要将艺术教育放在与其他科目相对等的地位上来,教授艺术学科的教师,在讲课时不能机械的教授艺术知识,而是要更注重思想和心灵上的内容,给予学生思想乃至心灵上的引导与启发,传达更为深层次的精神,从而进一步影响高尚人格的培育。而在整个人生的学习段中,更应该重视青少年阶段的艺术教育,它是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丰子恺曾说过:青少年的艺术教育,是借用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去影响人的心灵,使他们能在生活中感到艺术的美妙,并美化全生涯的生活”[3]这些说明教师在进行艺术课程传授时,要发挥艺术课程教育值,用艺术趣味去感染人心,对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影响。

在授课阶段教师更应该以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表象去发现作品内在的思想感情,以及内在的美。就像丰子恺曾多次提出的感情移入,达到精神和感情的交融,产生忘我的境界。艺术以一种符号的方式去感染人心,乃至感染人们心性,从而对人格的塑造产生影响,这些都是艺术教育的力量。

青少年的艺术教育其目的更是在于养成美的鉴赏和享乐的能力,要注重情育。要将自己热烈的情感与所画之物的情感相结合,用艺术教育中的善去感动引导学生,以此来达到启发育人,温暖生活,增加人生的幸福感。从总体层面来看艺术教育也属于教育的一种,但艺术教育又有着它独特的性格,这就是它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在日常教学中恰恰可以利用它的这个特点,利用艺术教育的趣味去改造日常校园学习中的单调和乏味的倾向,去调剂学生们的生活,寓教于乐。 五、结语

回顾丰先生的艺术思想,可贵之处在于,纯粹的理想,永远饱含着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努力追求着他心目中的艺术,主张艺术的大众化,为了艺术教育的普及,为了人民大众艺术养的提高而不断地努力着。丰子恺对艺术的精神追求值得人们去学习借鉴,同时,他对艺术理论有着独特的见解,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为推动艺术教育的普及所奔走。面对芸芸众生,丰子恺创作的艺术作品和理论中都体现着对生活美的追求,以及高尚的态度,对当代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丰子恺.子恺谈艺(上)[M].陈建军编.北京:海豚出版社,201443-50.

[2]何梓焜.关于普列汉诺夫的美感矛盾二重性”[J].学术研究1987,(03):40-45. [3]丰子恺.子恺谈艺(下)[M].陈建军编.北京:海豚出版社,201451-55.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XT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