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的基本概念

2023-04-15 09:37: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透视的基本概念》,欢迎阅读!
透视,概念,基本
透视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透视

透视是造型艺术所依赖的一门科学透视也是一种视觉现象。这种视觉现象是随着人的视点移动而产生变化,即这种变化与视点的位置和距离是分不开的。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边走边看景物时,景物的形状会随着脚步的移动在视网膜上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对某个物体很难说出它固定的形状。观者只有停住脚步,眼睛固定朝一个方向看去时,才能描述某个景物在特定位置的准确形状。再则,随着景物与我们远近距离不同,所看到的景物形状也不一样。通常在距离的前提下,空间越深,透视越大。同样大小的物体,也会因视点与物体远近距离的不同而产生大小变化。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近大远小透视变化规律。

例如,当我们站在路中间就会发现,越近的树、灯越高越大,越远的树、灯越矮越小。

“透视”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dicere”,意为“透而视之”。在画者和景物之间竖立一块透明玻璃的平面上,即可得到物体的透视图形,使二维空间纸上呈现出三维立体空间。由此可得出透视的含义:通过透明平面观察,确定透视图形的发生原理、变化规律和图形画法。

2、透视的特点

透视是一种绘画与艺术设计活动中观察方法和研究画面空间的重要手段。用物体形状近大远小、物体明暗对比的近强远弱、物体的色彩近纯远灰等规律,可以归纳出视觉空间变化的规律,可以使平面景物图形产生距离感和立体凹凸感。所以说透视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上形成视觉三维立体空间。

3、透视的分类

透视的分类,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从理论研究角度分类


线透视:它是使观者识别画面空间距离最为有效的表现方法。场景中的远伸平行线,看去愈远愈聚拢,直至会合于一点。

色彩透视:近处色彩偏暖,远处色彩偏冷。这是大气层的阻隔而产生的变化。如:近处物体色彩倾向鲜明,接近固有色,带有黄橙色调。远处色调倾向暗淡灰紫,深色物体则偏蓝灰色。

消逝透视:物体的明暗对比和清晰度随着距离的变化而产生强弱变化。如近处物体明暗对比强烈,有较清晰的视觉轮廓;远处物体明暗对比弱,细节和轮廓都较模糊,甚至混为一片。

2)从教育目的上分类

绘画透视:它是绘画艺术所依赖的一门科学技法,研究在平面上塑造具有高、宽、深三度空间的重要法则,是帮助画者表现各种客观物象的体积、位置和空间关系,以便真实而艺术地表达出画者的视觉感受。

设计透视:它是以绘画透视为基础,把透视原理与法则运用于工艺美术设计中,是一门研究和解决在平面上表现立体效果,具有空间结构景象的设计的基础科学,是造型设计师准确到位地表现空间、立体效果图的重要方法。

3)从形式角度上分类

焦点透视:它是在遵守视觉感受的基础上,人一个固定的位置写生,以一点为视觉中心进行作画,是传统西画构图的重要法则。

散点透视:它是不受一个焦点的限制可以在一幅画上有多个心点。 4、透视的常用术语

1)视点(EP)——观察者眼睛所在的地点与位置。 2)足点(SP)——观察者在地面上的位置。

3)视平线(HL)——与画面平行的一条水平线。水平线与目点等高,并且是视平面(目点、目线高度所在的水平面)与画面垂直相交的线。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X6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