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欢迎阅读!
总结 简答,小题不扩展,论述写要点,材料分析
第一章
名词解释 广义的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 狭义的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或其他长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表p4) 小题 家庭教育的主要目的:使孩子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健全发展的基础上,个性得到生动活泼的成长,将来能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合格人才。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由健康教育、认知教育、品行教育、审美教育 五大领域:健康领域、科学领域、社会领域、语言领域、艺术领域 简答、小题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 1.时代性和社会性 2.亲情性和感染性 3.针对性和随机性(知子莫如父) 4.连续性和一贯性 5.权威性和专制性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作用: 1. 家庭教育保证了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2. 家庭教育促进了儿童智力潜能的最大开发 3. 家庭教育促进了儿童社会化的进程 4. 家庭教育提高了儿童的审美才能 5. 家庭教育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理智性原则 3.指导性原则 4.渐进性原则 5.适度性原则 6. 一致性原则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方法: 1,坏境熏陶法 2.兴趣诱导法 3.暗示提醒法 4.活动探索法 6. 榜样示范法 第二章 名词解释 学前儿童创造力:不同于成人,它是一种异想天开、别出心裁、求异思维的能力,是创造欲望和创造意识、创造素质、创造行为的有机统一体。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劳动能力。 生活自理习惯:幼儿将生活自理能力坚持经常,变成自觉的习惯。 早期阅读:早期阅读是指学前儿童凭借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地讲读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 第一反抗期实质: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产物。 特点: 1.模仿性 2.自发性 3.灵活性 4.发展性 5.差异性 6.无价性 论述(材料分析) 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任务: 1.激发儿童创造的兴趣和好奇心 2.丰富儿童创造的知识和技能 3.鼓励儿童创造性想象与实践 4.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
5.塑造儿童创造的个性 6.培养儿童创造的品德
7.鼓励儿童的冒险精神 8.提高儿童的抗挫能力 第一反抗期的应对方法: 1. 尊重孩子的意愿,因势利导。 2. 态度明确,是非分明。 3. 善于诱导和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4.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5. 父母为孩子做出榜样 简答 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活动: 1.游戏活动 2.科技活动 3.绘画活动 4.体育活动 5.劳动活动 6.想象活动 7.制作活动 8.编讲活动 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评价: 1.观察孩子的动作 2,观看孩子的作品 3.倾听孩子的声音 4.洞察孩子的心理 5.透视孩子的个性 (p57表 第二章笔记表) 我国幼儿自理能力及习惯现状: 1. 注意自理能力的培养,忽视自理习惯养成。 2. 家长对幼儿过度关怀,“关怀强迫症”。(溺爱孩子成了大人的一种需要和寄托) 3. 教育偏差,我国幼儿自理能力堪忧。 自理能力及习惯现状的成因: 1. 家长片面重视智力开发,忽视自理能力的培养。——观念成就落后 2. 家长没有教会孩子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指导上欠缺 3. 家长没有给孩子提供反复练习的机会。——缺乏强化刺激 自理能力及习惯培养的方法:
1. 转变观念,使幼儿宝驼对别人的依赖。 2. 为幼儿创设必要的,合理的家庭条件。(物质条件,实践机会。)
3. 根据幼儿的生理特点,逐步提出要求。
4. 教会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方法和技能。(言传身教:游戏法、提问法、故事法。) 5. 要让幼儿反复练习,及时巩固。 学前儿童家庭的创造教育关键期内容: 1. 生活能力及习惯的教育。 2. 创造教育 3. 情商教育 4. 早期阅读教育 5. 第一反抗期教育 儿童的三个较明显的心理反抗期: 1. 第一反抗期:幼儿时期(2、3岁开始) 2. 中间反抗期:小学二、三年级。 3. 第三反抗期:青春期(16、17岁) 第一反抗期的原因:生理发育方面 心理发展方面 情商途径: 1. 游戏活动 2. 交往活动:a.与成人交往:榜样,引导 b.与同伴交往:少干预 3.艺术:体育活动。音乐、美术、舞蹈、跆拳道、游戏等。
1
总结 简答,小题不扩展,论述写要点,材料分析
4.专门的训练活动
情商教育对家长的要求、
1. 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情感氛围。
2. 创设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整洁有序,优雅温馨,
科学合理。
3. 创造条件,让孩子在生活事件中体验情感。 4. 交给幼儿恰当的情绪表达方式。 5. 家长要为孩子做出榜样。 早期阅读的内容
早期阅读包括看、听、说、读、理解等与书面语言学习有关的多方面内容。
1. 人士一定数量的字——识字 2. 图画形象直观的示意——理解 3. 父母激动灵活的解说——读、讲 4. 孩子积极主动的参与——提问质疑 早期阅读的敏感期的年龄阶段:
1.理解语言 2. 口头语言 书面语言 阅读顺序: 1. 听故事 2. 看图说话 3. 复述故事 4. 注音故事 5. 文字读物
幼儿注意力分散的原因:
1. 家长或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提供过多刺激:电视、
玩具,频繁提出要求或经常打扰,过度关注。 2. 因常受冷落,有意以叛逆行为吸引注意。
3. 环境毒素的影响:食品添加剂,缺少微量元素。 4. 有视力或听力障碍。
幼儿注意力的培养的具体措施:
1. 关注幼儿强化良好行为(表扬,奖励) 2. 忽视、告诫或隔离,惩罚不良行为。 3. 为孩子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和环境安排。
4. 为孩子选择训练注意力的项目,训练孩子的注意
力。
儿童发展敏感期及年龄阶段: 关键期 年龄阶段 大脑发育 5—10个月 母婴依恋形成 0—7个月 观察力发展 1—2岁 理解语言能力 1岁 口头言语发展 2—3岁 书面言语发展 4—5岁 形象视觉发展 4岁以前 掌握数的概念 5岁左右
第三章
儿童的情商是非智力因素,主要指的是儿童情感和社会技能的综合特性,包括儿童的情绪的愉悦性、反应性、表达性和交往的礼仪性、幽默性、融洽性以及一致的果断性、自治性、坚持性等。 简答:
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任务: 1. 陶冶儿童的道德情感。 2. 训练儿童的社会技能。
3. 提高儿童的情感技能。 4. 培养儿童的自主精神。
第四章、第五章
重点 名词解释:
家庭教育指导的含义:
为了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学前教育机构,社会及其它企业单位。向有孩子的家长提供教育帮助和指导,使被指导者家教水平发生积极变化的一种公益性活动。
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的含义:
专指在幼儿园开展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面向的是幼儿的家长,目的是为了提高家长的家教观念和水平。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态度:是指家长对孩子进行教养的内部心理倾向。 小题
家长的身体素质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首要因素。 简答: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 1. 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 幼儿园教育的有关知识 3. 家庭教育的知识
4. 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和幼儿园中心工作与家长交换
意见。
5. 有关幼儿保护和教育的国际与国家法规,政策,文
件等
6. 提高家长个人的一般素质和教育素质。 形式:
1. 个别形式:
家访、离园接待、咨询、家园手册、电话、约谈、入户指导、家长访谈。 2. 集体形式:
家庭教育讲座、家长会、家长学校、
开放日、专题讨论会、座谈会、园内外亲子活动。
2
总结 简答,小题不扩展,论述写要点,材料分析
3. 提供资料形式
黑板报、墙报、橱窗、家教小组、音像资料、网络资料。 类型
专制型(棍棒) 溺爱型(蜜罐) 放任型(放羊)
主要表现
不尊重,限制体罚,苛刻要求 多给予物质,少行为规范要求 “无为”态度,开脱,放弃教育责任。
对幼儿的影响
拘谨敏感,紧张恐惧,习惯性说慌,两面派,逆反心理,偏激暴力。
抗挫折差,人性,懒惰,缺乏自理能力,不善交往。
缺乏归属感,安全感,无兴趣,不上进,自卑易怒,自由散漫,原则性差,缺乏刻苦精神
成员平等,关爱,尊重,气氛健康和谐,自我接纳程度高、独立、快乐、自信、善社家长有意引导讲究方法宽严适度、注意孩交、能协调、有毅力、能创造。 子个性全面发展、随时关注全面客观评价。
优化措施: 名词解释: 1. 专制型:a.学习有关家教的知识,树立正确的教育家园合作概述:家、园、社区、合作共育【一体化教
观 育】: b.克制粗暴情绪,平等地与孩子沟通 指教育者综合考虑幼儿园、家庭、社区对婴幼儿发展 c.与幼儿园老师联系,全面客观地了解孩的影响,充分利用和整合三方面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子 互相配合,互相合作,共同实现,婴幼儿身心全面和 d.对不听话的孩子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谐,健康发展的教育目标。 2.溺爱型:a.改变观念,溺爱是害,不是爱 简答 b.反对奢侈浪费,以实用,够用为消费标准 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合作活动的原则: c.关注孩子的发展水平 1.平等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针对性原则 d.锻炼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4.求实性原则 e.确定教育计划 5.娱乐性原则 3.放任型:a.学习有关法律知识,切实履行教养义务 论述、材料 b.强化教育责任 家园(所)合作读书活动方案及评价: c.主动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 1.活动名称 2.活动主持人 3.活动对象 d.失去家长的儿童,其监护人必须由能力的4.活动时间 亲友担任。 5.活动地点 6.活动目标 7.活动准备 4.民主型:a.建立平等的代际关系,家长为孩子形成平等8.活动的具体步骤与过程 关系(防止隔代亲) 9.活动内容和形式 10.活动评价 b.父母要小心把握和孩子对话的机会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c.父母要走进孩子的生活,慈严结合 选定题目-----查阅文献-----提出假设------制定计划 d.父母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适合孩子)对------收集资料-----分析结果-----撰写报告 孩子的要求明确具体,不能模棱两可,一旦制定了规小题 则就要严格执行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素质: 1.调查法 2.观察法 3.实验法 1.学前儿童家长的身体素质 2.学前儿童家4.个案法 5.历史法 6.比较法 长的文化素质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科学研究的内容; 3.学前儿童家长的道德素养 4.学前儿童家1. 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 长的心里素养 a.家庭教育的作用 b.家庭教育的方法 c.家庭教育5.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素养 的活动 d.家长的教育观念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能力: 2.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 1. 学前儿童家长了解、认识孩子的能力 a.一般性指导 b.专门性指导 c.指导的组织管2. 学前儿童家长观察、记录孩子的能力 理 3. 学前儿童家长分析、评价孩子的能力 4. 学前儿童家长指导、发展孩子的能力
第六章
3
民主型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T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