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秋冬季应该如何养生》,欢迎阅读!
![秋冬季,养生,应该,如何](/static/wddqxz/img/rand/big_37.jpg)
秋冬季应该如何养生
1、养阴注意多喝水
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每天有超过600毫升的水分通过皮肤蒸发,因此补水至关重要。成年人每天至少应该喝1500毫升水,而秋天喝2000毫升水可以保证肺部和呼吸道的润滑。 虽然为了健康、减肥、美容等推荐每天多多饮水,但是在不口渴的情况下,一次性饮用大量的水,违反生理需求,就会造成反效果,水分超越身体必要量,细胞中水分含量上升膨胀,最坏的结果会引起“水中毒”,危害生命。正确的饮水量要根据个人每天的日常活动量进行调节,正常情况下,每天至少饮用1.5~2l水。每次的饮水量控制在1~2杯。 2.穿衣服时要保暖
有些人比较粗心,天冷了没有及时添加衣服;有的人为了漂亮,本来穿得就少,还不扣外套。一早一晚天冷风大的时候,腹部很容易受寒。尤其是脾胃虚寒的女性,一旦遇到天冷,就会肚子疼、拉肚子,这是胃肠道的一种自然反应,最好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多穿点,尤其是把腰腹部包得严实点。
选择冬衣的第一个标准是保暖。在许多服装材料中,羊毛、氯纤维、腈纶、丝绸和醋酸粘胶棉具有最高的隔热性能,而尼龙、聚丙烯和聚酯具有较高的导热性,不适合防寒。材料中的空气越多,保暖性越好。厚羊毛织物和丝绸含有大量空气,保暖性好。特别是羊毛织物的毛孔不是笔直的,因此具有更好的保暖性。 3、朝喝盐水晚喝蜜
秋天过后,你会经常感到口渴。独自喝煮沸的水是无法抵抗的。人体内的水分很快就会蒸发或排出体外。因此,应该是“早上喝盐水,晚上喝蜂蜜汤”。白天喝盐水,晚上喝蜂蜜水。这不仅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也是秋季养生抗衰老的好饮食。同时,还能预防秋季干燥引起的便秘,一举三得。
盐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清晨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淡盐水,有利于降火益肾,保持大便通畅,改善肠胃的消化吸收等。蜂蜜有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的作用。每天睡觉之前取蜂蜜10~20毫升,用温开水调服,不仅可以健脾和胃、补益气血,还有镇静、安神、除烦的作用。此外,盐水和蜂蜜水还有防止血压升高的效果。盐中含有大量的钠,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而蜂蜜中钾含量较高,有助于排出体内多余的钠。 4.注意饮食,防止秋季干燥
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还可适当多吃些辛味、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秋分养生虽然以多吃“辛酸”果蔬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饱太撑,以免造成肠胃积滞。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后寒凉气氛日渐浓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经常腹泻的人,水果吃多了容易诱发或加重疾病。
对于运动员来说,每次运动后,他们应该多吃一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银耳等,这些食物可以有效防止秋季干燥。如果你出汗更多,你也可以加一些盐水。秋分药膳可以充分利用百合,如百合莲子汤、百合莲子瘦肉汤、银耳百合汤等。
5、洗澡时间不要太长
秋冬沐浴时间不宜过长,会失去皮肤表面油脂的保护,使皮肤更加干燥瘙痒,严重造成皮肤皱纹和脱水。建议洗澡20分钟,淋浴3到5分钟。许多人非常喜欢热水澡,尤其是一些有鸡皮的女孩。他们有“热水可以冲走鸡皮”的心理。但事实上,过高的水温也会损害皮肤表面的油脂,扩张毛细血管,加剧皮肤干燥。建议浴水温度在24到29度之间。 秋冬季洗澡不要太勤快,很多人认为洗多了身体才会越来越干净,其实这样做只会让皮肤越来越干燥,反而会加重皮肤瘙痒的问题。导致表皮变弱,受到细菌和真菌的侵入,造成其他皮肤感染。 6.再睡一小时
中医认为,秋冬为阴令,秋时阴收,冬时阴藏。故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养藏之道也。所以秋冬之季养生,注重阴之收藏及睡眠质量提高,则事半功倍。“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是此时主要的睡眠养生之道。具体睡眠时间,建议每晚亥时即9点-11点休息,争取在子时11点-1点入睡。因为子时是阳气最弱、阴气最盛之时,此时睡觉,最能养阴,睡眠质量也最佳,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正常人的睡眠时间一般为每天8小时左右。体弱多病者应适当增加睡眠时间。头向北脚向南的精确定位。无论何时何地,人体都会受到地球磁场的影响。在睡眠期间,大脑也会受到磁场的干扰。睡觉时,人们采取头朝北脚朝南的姿势,使磁力线顺利通过人体,将地球磁场的干扰降到最低,使睡眠更加甜蜜。睡姿放松,身体像弓一样睡觉,效果很好,右侧躺着的负担很轻。 7、多运动防秋乏
为了避免在中午感到疲劳,并在一天中保持充沛的精力,大多数健身教练建议多做中等强度的运动,即让心跳达到目标心率的70%到80%。专家说:“倾听你的身体。如果你处在一个压力很大的工作环境中,剧烈的运动可能不会让你感觉更舒服。恢复性瑜伽可能会更好,这样你的大脑就可以放松。”
健身专家称,理想的安排是一周进行两到三次高强度锻炼,并加入瑜伽、健走或负重训练等强度较低的项目。即使在不疲劳的时候,有意识地伸几个懒腰,也会觉得舒适。伸懒腰时可使人体的胸腔器官对心、肺挤压,利于心脏的充分运动,使更多的氧气能供给各个组织器官。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Ps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