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意义》,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意义
作者:吴荣声 袁和平 来源:《神州》2011年第28期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网络和数字化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任何单一的图书馆独立地建设馆藏,同时仅仅依赖馆藏满足读者需求的模式已经过时。因此,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必然,它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
目前,许多图书馆一方面存在着信息资源匮乏,不能满足读者需求的窘况,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一部分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对他们馆内陈列的外文期刊的统计,在2535种外文期刊中,有650种从没有利用过,所占比例为25.6%,这无疑是对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以后,可以使图书馆不仅面对本馆读者,同时还可面向合作的各个信息机构的用户,这样一来就大大扩大了用户范围,不仅盘活了图书馆呆滞的资源,提高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能在最大限度、最大范围内满足读者的需求,大大提高读者的满足率。对各高校来说,能最大限度地为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大大提高了高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格。
二、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和信息遗漏,有利于形成系统的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
在当今信息时代,各类信息载体数量急剧增长,任何图书馆都不可能收集全面的信息。在缺乏整体规划的情况下,图书馆只能以完善自身的信息资源体系为目的进行采集。这种信息资源建设的方式必然使得图书馆资源相互重复,缺乏特色,同时还会使得一些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遗漏,从而大大降低了整体信息资源的保障能力。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要求各馆将本馆的信息资源看作是整体信息资源的一部分,并将本馆的信息资源纳入统一的信息资源体系加以规划和建设。各馆重点建设自身有特色的信息资源体系,优化自身的信息资源结构,使本馆的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既节省了建设经费和时间,又切实提高整体信息资源系统的保障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公平合理使用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最终目的,是保障社会全体成员能够无障碍地使用信息资源,能够平等、自由地享用信息资源。但是由于我国存在不同地区间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使得发达地区的信息资源富集,而不发达地区的信息资源匮乏,这种信息资源分布的不均衡状况又加大了经济、文化发展的差距,从而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持续发展。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就是对信息资源在全社会进行合理配置,这样有利于消除区域间的信息鸿沟和隔阂,保障每个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达到在信息资源面前人人平等、人人充分共享,进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和谐、快速发展。
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有利于国家对信息资源建设的投入得到优化使用
信息资源建设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是:用有限的经费获取较多的资源。但在缺乏整体规划和协调的情况下,各图书馆在采集信息资源时,既要考虑读者经常性的信息需求,采集大量的常用信息资料,又要顾及到读者偶然性的需求,采集一些价格昂贵的文献资料。这样就自然而然造成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庞杂,缺乏特色,而且极易造成重复建设,让有限的经费得不到合理使用。
在今年来进行的图书馆数字化过程中,就存在着多个图书馆对同一文献进行数字处理的现象,这明显存在着资金的浪费。
实行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就能使图书馆按照整体规划,统一部署,合理使用经费集中购买本馆分工采集的那些体现本馆特色的书刊资料或数字化文献,并能形成完整的系统,避免了资金的分散使用。对于一些偶尔使用的文献,则可以通过馆际交流、文献互递的形式来解决。
近年来,许多图书馆已经开始了组建联盟,以集团购买的形式采集信息资源,这样大大节省了信息资源建设的成本,提高了经费的使用效益。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既然如此重要,那么要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就要求在管理体制和资源配置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变单一建设为集中建设,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统一目标,统一规划,紧密协作,真正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达到最优化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肖希明.信息资源建设[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程焕文.信息资源共享[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王超香.现代图书馆与信息资源建设共建共享导论[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ML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