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试谈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欢迎阅读!
试谈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对大学生党员要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大学生党员作为高校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他们的先进性具体要求具有鲜明的特点,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党员也在实践中生动地展现了自身的先进性。
一、信念坚定,志存高远,追求真理,做思想上的先行者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高度统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学生党员虽然在组织上入了党,但是由于入党时间较短,加之仍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不稳定期,理想信念具有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社会生活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西方价值观对学生党员的思想价值带来的冲击,就很可能使他们的理想和信念出现弱化。因此,学生党员要把人生价值取向定位在先进性层次,要率先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化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认识,认真学习贯彻党章,加强党性锻炼。通过理论学习,端正入党动机,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实现组织入党和思想入党的统一,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坚定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二、自强不息,励学进取,崇尚科学,做学习上的佼佼者
胡锦涛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六项基本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共产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与时俱进的品格行为和实践宗旨的本领,亦来自于勤奋学习。宋代朱熹曾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子的这首《观书有感》为古往今来各界民众广泛引用。所谓“源头活水”,就是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激励人博学知书,精深学问。高校学生党员要始终坚持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终身的学习目的,带头珍惜大好光阴,刻苦钻研,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坚持不懈,在学习中培养自身的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驾驭能力,努力把握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努力追寻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用先进文化武装自己;努
力心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努力学习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人民创造利益的本领;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新时期现代化建设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时刻准备为祖国的繁荣与发展奉献自己的智慧与青春。
三、任劳任怨,求真求实,公道正派,做工作中的耕耘者
“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是新时期党员先进性的一项基本要求。学生党员是高校各种组织中的骨干力量,要努力发挥自身在学风、班风、校风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各项活动中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在日常管理中起桥梁纽带作用,在思想教育中发挥助手作用。具体来说,学生党员要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服务工作,参与班级、社团以及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教育管理工作。学生党员要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增强学生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大学生党支部成为带动学生班级团结进步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要努力加强学生会、研究生会的工作,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要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发挥班级、社团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把更多的学生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四、履约践诺,诚信勤朴,敬廉崇洁,做生活中的示范者
作风是共产党员党性的体现,优良的作风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有力保证。党的优良作风要靠每一名党员来保持和发扬。学生党员要自觉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努力引领社会风气之先,努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努力实践时代发展的新道德规范,倡导新型人际关系和良好社会风尚,自觉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共同创造文明卫生的生活环境,为构建和谐校园发挥表率作用。具体来说,学生党员1.要诚实守信,严以律己。带头以诚信为本,言出必行,信守诺言,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意志力抵制不诚信行为;要遵从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不作弊,不剽窃;自尊自爱,自省自律;文明使用互联网;自觉抵制黄、赌、毒等不良诱惑。2.要明礼修身,团结友爱。带头弘扬传统美德,遵守社会公德,男女交往文明;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热心公益;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团结合作;仪表整洁,待人礼貌;豁达宽容,积极向上。3.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带头热爱劳动,珍惜他人和社会劳动成果;生活俭朴,杜绝浪费;不追求超越自身和家庭实际的物质享受。4.要热爱生活,强健体魄。带头积极参与文体活动,提高自身素质,保持心理健康;磨砺意志,不怕挫折,提高适应能力;增强安全意识,防止意外事故;关爱自然,爱护环境,珍惜资源。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Kf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