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应注意版本问题

2022-10-29 16:04: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教学应注意版本问题》,欢迎阅读!
古诗词,版本,注意,教学,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诗词教学应注意版本问题

作者:汪玉龙

来源:《中学语文·语文论坛》2010年第04

【摘 要】在古诗词教学,常常遇到版本问题。其实,所谓的版本不存在孰优孰劣,关键是要做到咬文嚼字,仔细推敲,结合诗中的意境,联系诗人当时的心情来赏析诗歌。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版本 咬文嚼字

这学期笔者在教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遇到这样一些问题:“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句有的版本把樯橹写成强虏”;“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一句也有的写作乱石崩云,惊涛裂”;“人生如梦,早生华发一句也有的写作人世如梦,早生华发

带着这些问题,我查找了有关资料,发现所谓的版本不存在孰优孰劣,关键是要做到咬文嚼字,仔细推敲,结合诗中的意境,联系诗人当时的心情来赏析诗歌。如强虏说明曹军强大,符合历史事实。曹操在写给孙权的信中说:“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资治通鉴·赤壁之战》)曹军号称八十万,意在威慑。实际可能有多少呢?吴军主帅周瑜认为:“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所得表众亦极七八耳。”(《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也就是说即使保守估计,曹军也不下二十万。而孙刘联军则五万兵难猝合”(《资治通鉴·壁之战》),也就是说,孙刘联军在当时只有五万人马。赤壁之战对孙刘联军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而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怯,反而羽扇纶巾”,从容闲雅,“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在说说笑笑之间,一把火就把曹军给烧了。曹军越强大,越能烘托周瑜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但是文学不同于历史,文学的真实不等于历史的真实,此其一。其二,“樯橹用了借代手法,强虏更生动形象,而生动形象应该是文学语言的基本要求。其三,“樯橹借指曹操的水军,樯橹更能突出水军在这场战争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其四,“樯橹灰飞烟灭在前后意思上也更贯通一致。 穿空乱石直插天空,给人以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感觉;崩云则进一步写出了穿的程度,高耸入云,使云层发生了崩塌,显得更有气势。我们甚至能由此联想到倾盆的大雨以及惊涛千堆雪。同样的道理,“只是动作本身,字则进一步写出了所带来的结果,显得更有力度;这个结果似乎还能说明江中乱石乃是惊涛拍岸所致。因此用”,比用穿,更能表现赤壁景色的雄奇壮丽。而赤壁雄奇壮丽的景色,有力地烘托了赤壁鏖战、火烧曹营的壮阔场面;并为下阕描写周瑜的英雄形象作好了铺垫。

人生如梦是侧重于自身来说的,表现了自身的坎坷与无奈。苏轼一生称得上是跌宕沉浮、命运多舛。他颠沛流离,天南海北,奔波不歇。苏轼的无奈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情愿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思索。而人间如梦之说是侧重于世道来说,体现了世道艰难与变幻莫测。苏轼总结自己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政治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J7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