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视觉技术对视觉文化的影响

2023-09-24 06:39: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视觉技术对视觉文化的影响》,欢迎阅读!
视觉,影响,文化,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视觉技术对视觉文化的影响

作者:孙磊

来源:《现代交际》2015年第04

[摘要]视觉文化是随着当代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它的出现推进了人类发展的速度,并说明人类认识、思维等意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视觉文化改变了以往语言为主导的理性主义形态,而开始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其主要的研究方向也从多个媒体学科行宽广式研究

[关键词]视觉技术 视觉文化 影响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4-0064-01

有的学者认为视觉文化其实就是当代兴起的文化研究一部分,与社会学或社会理论关系密切;也有学者强调视觉文化不是一个学科而是带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质,所以它与一般文化研究不一样。而海德格尔提出世界图像时代的概念,他指出:世界图像时代就是指世界把握图像这样一回事情标志着现代之本质。到了20世纪80年代视觉文化的概念已经在学术界普遍被接受,不同学者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美国学者肯斯特和卡特赖特认为:视觉文化这个术语涵盖了许多媒介形式,从美术到大众电影,到广告,到诸如科学法律医学领域里的视觉媒介或形式的任何人类活动,均属于视觉文化范畴。然而视觉文化作为当今时代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视觉技术给视觉文化带来了为之重要的影响。

随着时代发展人类开始借助于电脑,使人的思想和想象力不断地拓展开来,视觉图像的变异和翻新也随之不断地提高。视觉技术的第三个重大发明——电脑的问世推进了视觉文化的发展步伐。电脑则表征了另一种全新文化的来临,电脑是承接了影像后的技术,它替代了影像给人们带来的视觉感官。电脑的问世使人类的视觉想象空间得到了极好的发展,从笨拙的物质世界走向了轻盈的世界,为之视觉图像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得到了极大的影响,从电脑技术创新的迎合为此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契机。电脑技术的革新到图像等技术的合成,电脑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所以,电脑数字化的应用把我带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由于现代工业的出现也曾使机器复制方式的涌现,艺术从原有归属少数人的特权转化为大量复制产品的阶段。随着照相技术的问世,从原有手工制作艺术职能中解放出来。由于人眼看要快于手画,因而形象复制过程就大大加快,致使它能跟得上讲话的速度。如果说印刷术可以为我们今天所看的报纸服务的话,那么照相摄影就可能孕育有声电影的问世。从中我们看出机械复制在视觉文化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不容忽视视觉文化中的机械复制。而我们当今对于电脑的使用也正是技术革命的重大突破,使视觉文化带来巨大的贡献。

视觉文化历史进程表明,视觉文化的发展伴随着视觉技术的不断进步。因此,视觉文化的发展速度直接影响着人类文明史上技术变革。没有视觉文化的发展与革新,就众多的视觉信息以及视觉形式,也不可能有视觉观念的不断更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所谓技术本义是指应用技艺,今天则泛指各种工具、手段、机器及其方法过程。就视觉文研究来说,技术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是广义的技术,即整个社会科学技术水准或结构;其次是视觉技术。所谓视觉技术,正如洛克维尔指出的:在洛克维尔的分类中,展示的技术就是人们看到的各种物象的呈现手段,而复制的技术则是指拷贝并加以传播或储存的技术。但并不是无懈可击,文明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关于视觉技术的界定。技术的不断更新导致视觉革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从绘画到摄影经历了漫长的历程,而视觉技术的重大发明摄影则替代了绘画的位置。照相机的出现意义更为重大,它是人类视觉技术的一次巨大飞跃,进而深刻地改变了视觉文化的面貌。在照相技术发明的一段时间里,摄影一直在模仿绘画,因此人们一直把照相技术当做是绘画的一种主流形式。然而摄影家和理论家们却发现,摄影与绘画是全然不同的,这种巨大的差异表明观念与视觉技术的大不相同的。因此,摄影技术的出现颠覆了历史上以绘画为主导的视觉理念。在摄影面前,艺术家们的写实功力已经有照相机不费吹灰之力的记录下来。在摄影技术的冲击下,视觉技术已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视觉技术——电脑,则从静态转变为动态的镜像。如果说绘画是以物象的形式而呈现,而摄影的改变与依赖直接营造了电脑里的虚拟空间,那么这种依赖性也就彻底动摇起来,人的想象空间与表现随之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好莱坞高科技电影的实践已经清晰证明了这一点,虚拟的非真实的影像比比皆是,这些影像又总是以逼真的面目呈现。在虚拟的文化中,假的东西比真的东西更加具有真实性!从而我们可以发现技术的不断革新导致了视觉上的革新,并促进了视觉文化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梅琼林.当代视觉文化缘起及本质探析[J].东南学术,200906. [2]徐长安,吕蓁.视觉文化时代的生存困境分析[J].学术论坛,200405. [3]周宗凯.影视动画角色设定与设计思维[J].电影评介,200824.

[4]米高峰,刘子建.当代语境下的影视动画视听语言[J].电影评介,200618. [5]袁晓黎.动画片角色造型设计浅析[J].电影评介,200617. 责任编辑:彭海多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DD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