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主体性与主观性的差异比较》,欢迎阅读!

主体性与主观性的差异比较
田应奎
【期刊名称】《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年(卷),期】1991()2
【摘 要】主体性与主观性二者的自身规定性不同,其研究角度也不相同。具体说来,主体性的注意中心是人的类可能,主观性的注意中心是人的个人可能。主体性的意义在于求得客观认识,这种认识的结果可以表述为概念,这是寻找一般规律、规则与标准,是通过别人发现自己。“主观性”问题是内省的、个人内部的,这主要不是认识,而是自我表现、自我交流,是由己及人的过程。它不能形成明确的概念形态以及一般语言形态,主要不是诉渚理性而是诉诸直接体验、直觉经验,它的普遍意义不是以一般规则为基础,而是以人的体验和价值具有内在相似性、相近性为基础。 【总页数】6页(P30-35)
【关键词】主观性;主体性;语言形态;普遍意义;自我表现;直接体验;相似性;个人 【作 者】田应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C912.1 【相关文献】
1.“真理内容具有主观性”驳论——对“现代科学认识中的主体性因素使真理内容渗入了主观性”观点的剖析 [J], 张建新
2.译者的主体性与主观性——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 [J], 李勇;穆雷
3.对中西方传统哲学主体性关系的差异的比较分析 [J], 万婷婷 4.试谈语言中的主体性与主观性 [J], 李明; 5.试谈语言中的主体性与主观性 [J], 李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C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