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音乐古诗词》,欢迎阅读!

一、古典诗词的音乐节奏美
节奏节拍是构成音乐的要素之一。它们将音用不同的长短、不同的强弱关系加以组合和变化,使音乐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性格。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将节奏节拍视为音乐的“骨架”和“脉搏”,在音乐表现中至关重要。
音乐节奏包含两个要领:一是节律的长短快慢,二是节拍的强弱变化。一首乐曲的节奏运动规律就是乐音按照固有的长短、快慢、强弱周期性地运动变化。同样,诗歌也非常讲究节奏,它通过音节的组合来体现节奏,一般以两个音节和三个音节为一个音组节拍,读来有一种匀称整齐之美。如: 三字句: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 ——王实甫《西厢记》
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 ——苏轼《明月几时有》 四字句: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诗经·硕鼠》 五字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六字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七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诗歌的节奏一般是固定的,但有时候因为语言的因素和性格表现的需要,句式结构也会发生变化。这样通过改变原有的节奏类型,组合成新的节奏顿歇,或长或短,或快或慢,或强或弱,往往能更准确地表达诗歌的情感和性格,展示其音乐节奏之美。如:
驱车/出/北门,遥观/洛阳/城。凯风/吹/长棘,夭夭/枝叶/倾。 ——汉乐府《长歌行》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这次笫,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长歌行》因语言的因素,改变了整齐对应的节奏,但也显得灵活摇曳。杜甫诗四字合成一拍,减少停顿,如华丽的快板,充分表现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后的喜悦心情。李清照诗一字一顿,语音延长,如悠长的慢板,表现了词人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万般痛楚。李白诗“安能”二字延长节拍时值,“不”、“开”等字要重读,扩展长度,放慢速度,加强力度,显示了诗人傲视权贵,不苟于世的高尚志节。
二、古典诗词的音乐旋律美
旋律是由高低不同、长短各异的音,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它是音乐的重要表现要素之一,在塑造音乐形象、表达音乐情绪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音乐的基础,人们习惯把旋律比作是音乐的“血肉”、“灵魂”。古典诗歌的旋律美,突出体现在声调的高低抑扬之美,韵辙的稳定和谐之美和句式的长短错落之美。
1、声调的高低抑扬美
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总是由很多乐音组成的。旋律之美,首先就体现在不同高低乐音的抑扬变化上。古典音乐中有“五音”之说,即宫、商、角、徵、羽,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音高。古典诗歌的音节也有高低抑扬之美,它是通过平仄和对仗来体现的,与音乐中“五音”相对应的,是音韵中的“四声”。
1、回旋反复
回旋反复是音乐作品里经常出现的旋律扩展手法,有很强的抒情作用。诗歌中也有相同的手法,通过重章叠句,反复吟唱,增加诗歌的音乐性,传达诗人的感情和诗的韵味。这在《诗经》里表现得最有代表性。如: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经《王风·采葛》
全诗三章九句,中间只换了六个名词,但它却表达了对友谊的热情歌颂,对恋人的深挚思念,这都是反复叠唱造成的艺术效果。
2、不稳定音程
音程不稳定,听起来就不顺耳;但正因为不稳定,就同时具有向稳定音程进行的倾向性。旋律运动中的这一手法,会对人的听觉和心理产生刺激,从而更好地表达一种音乐情绪。诗歌中对押韵的要求就体现了这一特点。绝句中一般是1、2、4句押韵,第3句不押韵;律诗中一般是双句押韵,单句不押韵;古体诗的押韵也不规则。诗歌中这些“不稳定诗句”的应用,增添了诗歌的灵动性,更好地促成了诗歌的稳定性。
3、转调
因为音乐内容和性格塑造的需要,音乐作品中常常会出现转调的情况。这一特点表现在诗词中,就是多韵相协,即诗歌中按一定规律不断换韵。
古典诗词非常讲究诗韵的运用,要求“声务铿锵”,做到“下字贵响,造语贵圆”,“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做到这一点,自然离不开在用韵方面的新颖构思和高超技巧。如李白《将进酒》一诗,感情的跳跃很大,时而欢乐,时而愁苦,时而自信,时而低沉,所以诗的韵脚也换得很频繁,如“来、回”押韵,“雪、月”押韵,“来、杯”押韵,“停、听、醒、名”押韵,“乐、谑”押韵,“裘、酒、愁”押韵,韵辙的变换很好的表达了诗人情感的流变,读来激情奔放,气势恢弘。
走进古典诗词,就是走进了一座艺术的殿堂,它的节奏旋律、行腔修饰,就是一个个灵动鲜活的音符,让人美不胜收。本文试图从音乐的角度发掘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但感悟实在肤浅,只有留待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充实。的诵读实际,一直沿用至今。如:
古代诗词的阴柔美
壮阔悠远的阳刚美是诗歌意境的一翼,另一翼则是诗歌中幽远宁静的阴柔美。对于二者关系,王国维(1991)指出,意境的大小、意境形态的不同,“不分优劣”。阳刚之美固然磅礴挺拔,阴柔之美也时时令人倾慕。只有二者推荡映衬,才可生出无穷的美。以李清照《声声慢》为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所写的名篇之一。那时,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她和着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声声慢》。
离愁别恨的题材在有“晚唐彩霞”之称的李商隐手中另有一番境界。如七律《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擅长用典故,也非常善于捕捉富于情感表现力的意象。四句中用四个典故传达了迷惘、悲哀、伤感、虚幻的情绪体验,并与开头两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中的“无端”,末尾两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中的“惘然”交相映衬,构筑起全诗朦胧、伤感地追忆华年的情绪氛围。整首诗回环起伏,紧紧围绕着别愁离恨来制造浓郁的伤感气氛,堪称第一流的杰作。李商隐是当之无愧的情圣诗人,此诗便可作为力证。 这种阴柔幽远之艺境有哪些审美特征呢?
首先,气势轻柔、平淡涵远。气韵生动或言气韵相属,正是阴柔型意境的基本要求。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A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