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慎独”的现实意义

2022-10-22 06:28: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中“慎独”的现实意义》,欢迎阅读!
慎独,意义,现实,大学


《大学》中“慎独”的现实意义

慎独”就是“谨守道德之心”。那么何为道德“道德就是关于人

们的行为的规矩或准则,在本质上是为了某一范围内人们的利益而提出的对于人们行为的约束。

社会物质条件高度发达,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成果时,有些人却失去了灵魂家园的绿洲,有些人开始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廉洁奉公,一不小心踩进罪恶泥潭,经不住各种诱惑,从此抛弃了自己的道德操守,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是因为不能谨守道德之心而造成的恶果,应该引以为戒。可见,“慎独”就是挂在心头的警言,是阻止陷进罪恶泥坛的一把保护伞,提升修养的一个弥久自新的好方法。那么怎样能做到“慎独”呢当今时代要求我们要拥有一份主动认识自身的自省意识,一份对主体觉醒所必备的忧患意识,这对于形成“慎独”至关重要。自省是要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反省,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事应当做,什么事不该做。鲁迅先生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和更无情的是解剖我自己。”曾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经常自省是我们必修的功课。一个人能经常检点自己的行为和言语,及时作出调整和约束,这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自己犯错误,提高自己的修养。何为忧患意识《中庸》讲“戒慎恐惧”,《尚书》讲“怵惕惟厉”《诗经》讲“战战兢兢”,《周易》讲“终日乾乾”都是这种忧患意识的反映,忧患意识体现的是一种居安思危的高超智慧,有助于我们把握


自己的道德底线,防患于未然,从而更好的应对一切。自省和忧患这二意识的具备能够积极促成“慎独”的达成,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从心所逾不逾矩”,以此更好地来实践于实际的生活。“慎独”就是这样一种简朴的修身方法,需要我们“学而时习之”的长久修炼,正如“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所说,没有对“慎独”的执著不懈的追求,又怎得完美崇高的道德境界和人格魅力生命有如厚重的大地一样如此真实而具体,因此它应在该清醒的时候清醒,来吟唱人性真实的凯歌。因此用这晓畅朴实的简单哲理来更好的优化我们的人生,使人生少有负重,使生活变得轻快,从简约生活中领略生命的原汁原味

慎独是一种随时随地都伴随我们的道德自觉和自律,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道德修养方法,有助于修身正心。培养慎独能力,实践慎独的修养方法,可以锻炼和加强一个人在道德修养方面的自我控制力,使道德修养成为自我的内在要求,从而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此外,我们还应做到慎独而不唯独也就是说我知晓而肆意妄为,也不能因为有人知晓而做文章,要时刻专注于内心信念。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必须“慎独”。

土木工程 1203302-22 胡朴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8N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