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父母课堂》有感

2022-08-21 18:53:4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父母课堂》有感》,欢迎阅读!
有感,课堂,父母
读《父母课堂》后感

前段时间由于女儿进入青春叛逆期而变得情绪低落、敏感、暴躁,总爱和我对着干。那个原先乖巧懂事的女儿顿时间不见了,我的内心失落、难过,也由于女儿的变化而使自己情绪失控过好几次,最严重的一次是女儿把自己锁在厕所里怎么也叫不出来,我一脚把门踹了个大窟窿……这样的亲子关系让我很崩溃,促使我想办法去改进,虽然有所好转,但问题依然存在。

很庆幸在《父母课堂》的一期刊物里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家长要助孩子平稳度过第二反抗期》。这篇文章让我增长了很多知识,也找到了不少处理青春期孩子情绪的好方法。其中以下几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在实践中起到了不少作用:

1. 在生活中,一些家长武断地认为孩子有变化就是“变坏”总想纠正他们的行为,把正常的变化视为问题,因此破坏了亲子关系。

细细想来,我不就是这样吗?我总觉得是孩子不听话了,孩子喜欢和我对着干了,殊不知,这是她成长的必然过程。说明她已经有自己的独立意思了,不再盲从于家长。另一方面她的情绪低落也不是她自己能控制的,她身体的变化,让她害怕、多疑,同时又有意回避这个话题,不想和我多沟通。我应该做的是多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多理解她,多想一些与她有效沟通的方式方法,而不是一味生气、难过,甚至和她赌气。看来我真的应该学习怎么去当一个好妈妈了。

2. 从文章中我还了解到青春期孩子心理的特点:

1)心境的变化。孩子小的时候情绪很简单,即使这会儿不开心,转眼也就忘了。可是进入青春期后,他们会显得情绪低落,经常会“无病呻吟”在家长面前表现得忧郁、心事重重。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可能就是觉得自己是大人了,如果还像小时候那样“傻乐”,就不像大人的样子了。 2)情绪容易两极化。当得到表扬时,可能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很高兴;但一旦遭到批评,遇到挫折,就会一蹶不振,觉得自己很没用,很自悲。 3)内心充满了矛盾。一方面希望和大人以平等的姿态交流、相处。另一方面容易对大人表现出封闭的一面,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说个不停,什么都告诉家长。

面对孩子这样的心理特点,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作者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


1. 首先是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家长要正面评价孩子,让她建立起自信。自信的孩子眼里有光,遇到困难,不容易被打败。

2. 其次是培养健康人格。一个人的人格大多在十四五岁定型。拥有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才能培养出健康、向上的孩子。

3. 第三就是造就独立的孩子。让孩子尽早拥有选择权,家中事务多和孩子商量,给孩子独立思考和选择的机会,鼓励其尽快成长起来。

了解了孩子的心理特点后,我尽量少说多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多引导……慢慢地,孩子的情绪更好了,成绩更棒了,自信心更足了,有了心事也愿意和我分享了。感激遇见《父母课堂》,让我重新学习如何做妈妈!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6i.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