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注身心健康,阳光快乐成长家长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说起孩子,大概每个父母都有聊不完的话题,孩子的成长过程倾注了父母太多的心血和关爱。都说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学会自我管控,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克制冲动情感,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现阶段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其他年龄段相比具有更大的可逆转性,现在这个萌芽阶段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帮助纠正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节奏的加快,人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实属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处于关键期的孩子,培养好心理素质,进行心理的自我保护,正确的引导很重要。
一、用正确的教育行为来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
我们作为家长一定要注意言行举止,一次不经意的谈话,或者一个小小的失误就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我们婧琪特别喜欢问问题,看绘本时为什么上面的小熊会跟电视上的不一样,为什么长颈鹿的脖子那么长?为什么小鱼会游泳…特别当你有事情或者跟别人谈话的时候为什么…就来了,这时候烦躁厌倦的情绪油然而生,表情还有语气就带有斥责性和漠视态度,弄的她也不开心。大概有这么两三次后吧,我发现她问问题的态度不一样了,变的小心翼翼了,而且言语间还有点乞求的意思,生怕你拒绝或者制止。我突然觉得我的不良情绪已经影响到孩子了,使孩子畏惧,不自信,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我开始耐心地倾听并回答她的问题,并对她不懂就问的态度给予肯定同时也告诉她要分时间地点的问,当妈妈忙的时候会告诉你忙完告诉她答案,这样孩子也会去试着接受。
二、培养孩子坚强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动手亲自参加实践,吃点苦,受点累,不但可以研究知识奥秘,培养创造能力,还有利于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形成”。我有时候会让婧琪帮我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扫地、刷碗、倒垃圾…体验一下生活的不易。有时候遇
到不合口味还有不吃的食物,就饿着,饿急了自然就会找吃的,慢慢的改掉挑食的坏习惯,更好的去适应生活。社会生活是复杂的,生活中不光有你爱吃的东西,还有你不爱吃的,不吃就只能饿着,只有适应生活的人才不会被生活淘汰。
三、信任孩子,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指人相信自己的一种心理状态,有了自信心才会有乐观开朗、坦荡豁达的品质。自信心的培养要从尊重孩子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开始。
有时候我们练习写字时,婧琪会在一旁写写画画,孩子还小有时候写的画的东倒西歪,我不会用嘲讽的态度去评判,因为这种不信任的态度会让她觉得自己很无能,什么事都做不好,束手束脚有所畏惧。我会鼓励她让她多写多画,熟能生巧。生活中孩子往往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见解,孩子小,经历和能力都有限,我们往往粗暴地按自己的意愿指责或者命令孩子,再者我们一贯会用大人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而并不是以同龄身份来看待,这就是最大的误区。这样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浇灭孩子的自信心什么都不敢去做,承受能力不足,性格也就会懦弱。反而你越相信她,积极性就会越高,自信心就会越强,从而积极主动的学习新事物。
总之,家庭是孩子接触到的第一课堂,是孩子心理发展最重要最基础的环境,良好的素养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我们家长与幼儿园通力协作,互相渗透共同促进孩子身心发展,茁壮成长!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6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