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新挑战》,欢迎阅读!

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新挑战
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新挑战
【摘要】2013年以来随着金融改革全面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加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以及金融脱媒的现象,银行也面临的层层威胁。本文主要论述了新形式下,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新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挑战;对策 --------------------------------------------------------------------------------
一、银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银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竞争力不断提升,截至2012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为133.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0.3万亿元,增长17.9%;负债总额为125.0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8.9万亿元,增长17.8%。截至2013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达到151.35万亿元,比2012年同期增长13.27%,负债总额达141.18万亿元,同比增12.99%。同时,银行业公司治理结构逐渐完善,基础管理能力年得到加强,内部控制机制也在不断完善,风险管理能力得到改善,金融服务水平稳步提升。银监会的监管框架也逐步成熟。但是,
中国银行业在稳步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高利差掩盖了银行经营风险
政府的调控,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导致我国银行业盈利大幅提高,不断攀升的利润掩盖了银行经营存在的风险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导致银行在评价贷款风险时往往过于乐观。银行业的高息差实质上是政府资源错配引发的现象。华创证券测算称,在2010年银行股的业绩增长中,按照业绩贡献因素进行大致划分,业务规模扩张贡献20%,息差扩大贡献5%。预计银行股2011年业绩仍然能够获得30%的增长,但业务规模扩张贡献下降到15%,息差扩大贡献上升到10%。
2.贷款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
截至2013年上半年,十大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普遍“双升”。上半年十大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至4116.64亿元,较2012年末增加354.68亿元,增幅达到9.43%,不良贷款率较2012年末上升0.02个百分点至0.95%。不良贷款的上升意味着银行贷款的信用风险上升,贷款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
二、面临的挑战 1.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意味着资金的价格将由市场决定,而银行为了吸收存款必定相互竞争,形成供不应求的情况,存款利
率的上升一方面导致了利差的缩小,另一方面,“银行的利率市场化会通过传导链条影响所有的银行定价机制,并间接影响所有商品和服务。”
另外,民生银行行长洪崎表示,“中国的商业银行同质化严重,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将可能造成存款利率增速超过贷款利率增速,导致利差缩小,从而演变成一场利率大战。而迫于经营压力,银行会向高风险领域投资,如果风险管理不善,可能就会导致破产,这种情况在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是经常出现的。”
2.金融脱媒
随着经济金融化、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主要金融中介的重要地位在相对降低,证券市场以及大型财团公司的功能日益显现。为了追逐较高的收益,降低融资成本,企业或个人往往会选择跳过银行,直接融资或持有证券资产,而大型财团公司的出现更是分流了银行的村、贷款量,对银行业务造成冲击。
3.互联网金融的崛起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金融从无到有,以井喷之势迅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产品多的令人眼花缭乱,支付产品有支付宝、财付通、微博钱包、P2P贷款等;理财产品有余额宝、点融网、人人贷、拍拍贷等,涉及基金,保险以及股票等多个行业。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
银行业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4V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