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千教万教教会做人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欢迎阅读!
![会做人,学学,教教,真人](/static/wddqxz/img/rand/big_75.jpg)
千教万教教会做人
——写给广大学生家长
尊敬的各位家长:
为了孩子的明天,为了孩子的发展,是你,我,他的共同心愿。今天我要讲的中心内容是:家校双方如何围绕“教孩子学会做人”。与你们共勉。
一、要明确家长自身要求,克服片面、盲目的主观思想
家庭教育是父母或家庭成员中的长者有意识、有目的,并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对子女或下一代所进行的教育。家庭教育的任务是:在子女进入学校读书以后,家庭要密切配合学校教育,使子女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使子女将来成为对家庭有利、对社会有益、对国家有用的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都有着言传身教、陶冶习惯、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德育,主要是使孩子懂得长大后怎样“做人”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具有崇高的人生目标,培养孩子的各种责任、义务及社会公德、家庭道德、职业道德,使他们从小就有美好的心灵;二是智育,主要目的是开发孩子的智力,为他们将来成为创造型的人才打下基础;三是体育,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卫生保健和体育锻炼,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锻炼习惯,使孩子有健康健全的体魄;四是美育,主要是培养孩子从小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区别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五是劳动教育,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锤炼孩子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六是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孩子正确为人处事的正常心理素质,纯洁孩子的内心世界。
优良的家庭教育应具备的条件是:1、和谐的家庭气氛2、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要保持一致。即使有不一致的地方,也要求同存异;3、理智的爱,温柔与严厉并不矛盾4、尊重教师,与学校配合默契;5、注意榜样的作用,孩子需要的榜样甚于批评,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行动。
优秀家长应具备哪些心理素质?家长的心理素质影响孩子的心理倾向和心理行为。因此,家长应努力提高自己如下心理素质:1、开朗、善良的性格特征。开朗、善良的性格表现为工作或做事踏实、认真;待人处事热情、有礼信;有颗善良之心。2、耐心细致的心理品质。孩子不听话或出问题时要有自制品质。要善于了解掌握孩子各种能力的发展,仔细观察孩子的言行。3、健康的教育情感。要鼓励孩子多做好事,不做坏事,做错事时要责令其改过,不要姑且放过;当孩子做好事时,父母要予以积极的鼓励,激励其从善、向善,要激发孩子的荣誉感、自豪感;4、正确的教育期望。对子女学习好的,要多给予鼓励,促其更大的飞跃;对子女学习薄弱的,父母要多从心理上多帮助,多关心、多过问,使其逐步提高,不可随意打击,说丧气、泄气的言语,推其堕落、丧失信心,不可忘记教育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做人的道理。
二、做人教育是家教之本,也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教孩子“怎样做人”始终居于教育的首位,也是家庭的根本。教育孩子“做人”,就是要教孩子懂得活在世上为了什么?怎样个活法?这是人生观的基本。知道活着为了什么,生活就有了动力;知道应该怎样个活法,生活就有了意义,要教育孩子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自己的家庭。要教育孩子尝试吃苦,即使物质条件非常好了,不要忘记艰苦,因为只会贪图安逸、享受的人,是不可能有很大成就的。要教育孩子怎样与人正确相处,善于与人相处,因为不能与人共处的人,就不可能在社会上很好地生存。
家长应在哪些方面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1、培养孩子爱家、爱学校、爱家乡的情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2、培养孩子善良的美德,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充分珍惜孩子善良的动机,用善良的人做为孩子的榜样。3、培养孩子诚实正直的品德,要求孩子从小事做起,教育孩子克服自私自利的心理,向好人学习。4、训练孩子文明礼貌的行
为举止。5、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让孩子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集体的事情争着做。
怎样教育孩子尊重他人呢?一要尊重他人人格,二要尊重他人的劳动,三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孩子在家要进行哪些文明常识教育呢?家长要求孩子在家里经常做到早出晚归向父母、老人问候,出门玩耍都要告诉父母并征得父母同意,对父母长辈谈话要恭敬,不许高声,不许顶撞,经常把学习生活等情况向父母汇报,家里来客要主动问候,让座,端茶等,客人走了要欢送等
孩子在外要进行哪些文明礼貌常识教育呢?家长要求孩子在外应做到对人友好礼貌,学会使用礼貌用语,不随地吐痰、大小便,不说脏话,讲究文明,打招呼要有老有少,不能没大没小,与人说话姿态端庄,不能指手画脚,主动帮助老人和小孩。
怎样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呢?同情心是一种积极的情感,能激发人去帮助人,也是孩子友好、仁爱和诚恳对待别人的基础。要激发孩子的义愤和怜悯,不侮辱他人,学会用善良的眼光看待别人和外部世界。
怎样培养孩子艰苦朴素呢?一是要进行劳动教育。家长要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包括家务劳动,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艰辛,明白他所拥有的物质生活都来源于辛勤的劳动,让孩子养成劳动的习惯。二是要教育孩子不乱用零花钱。零花钱不宜多给,要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计划使用,教育孩子不能把钱花在买零食和玩乐上。三是要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俭朴的习惯,大人还孩子要共同遵守。
三、加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1、养成按时上学,按时回家的习惯,不在路上逗留玩耍;2、养成上课积极思考的习惯,不做小动作;3、养成自学习惯,善于自觉预习和复习;4、养成作业按时独立完成,书写工整,并能自我表现检查,的习惯;5、养成读书专心致志的习惯,不可出现边学习边吃零食,边做小动作,或边学习边看电视的习惯;6、养成学习时善于思考,把读想结合起来的习惯;7、养成按时学习与休息的习惯,科学安排时间,建立严格的作息时间制度8、养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当天完成的习惯,切忌平时不抓紧,临时抱佛脚的不良习惯。
未成年人不良行为主要有哪几种表现形式?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违反社会公共生活准则与有关行为规范,或者不能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给社会、他人和本人造成不良影响或危害行为。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1旷课,夜不归宿;2、携带管制刀具;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5、偷盗、故意毁坏财物;6、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放高利贷;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游戏室、网吧等;9、吸烟、酗酒;10、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11、早恋,捕食青涩的苹果,伤害的是双方。
如何矫正未成年人上网或抽烟、喝酒等行为?一是家长和学校要加强管理,并配合执法机关共同监督,一发现自己子女进入可向派出所、文化部门举报;二是家长给孩子钱要适度,家长要多过问,避免孩子撒谎蒙骗父母;三是要善于教育引导,经常提醒,一旦发现,必须及时对其严肃批评,使其摆脱迷恋状态;四是合理安排时间,了解、掌握学校作息时间,严格控制双休时间;五是培养其有益活动兴趣,如绘画、唱歌,学习之余帮助家务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学校和家长都希望成人成才,双方都要重视让孩子学会做人,做一个善良、诚实、自尊、懂得正确为人处事的人,这就靠家校双方共同努力,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使这项育人工程开展得实实在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0F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