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十大教育发展新理念

2022-11-01 05:07:4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全球十大教育发展新理念》,欢迎阅读!
教育发展,理念,十大,全球
全球十大教育发展新理念

21世纪的全球化进程,使国际组织在促进全球教育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主要国际组织教育发展重要报告分析项目组,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世界银行、欧盟等主要国际组织近年来发布的教育发展重要报告教育决策咨询报告教育公报等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归纳总结了全球教育发展的十大最新理念和趋势。 1.欧盟视教育为未来发展核心

20106月,欧盟正式通过了未来十年的发展蓝图,即《欧洲2020:智慧、可持续与包容性的增长战略》这是继《里斯本战略》到期后,欧盟的第二个十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在欧洲身处转型时期、欧洲各国需要摆脱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欧洲2020战略提出了构建慧增长可持续增长包容性增长的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框架,明确了欧盟未来十年的发展重点和具体目标。新战略将教育和培训视为欧盟未来发展的核心,视为实现智慧增长包容性增长、帮助欧洲各国摆脱危机的关键。

新战略特别强调,必须做好教育、培训与终生学习方面的工作。作为实现核心目标增长的支撑,欧盟还设计了七项行动,涉及创新、教育、数字化、就业、产业、能源、反贫困等方面。其中,创新联盟青年人流动新技能与就业议程三项行动与教育紧密相关。 2.全民教育转向全民学习

20114月,世界银行集团推出了《世界银行2020教育战略-全民学习投资于人们的知识和技能以促进发展》,对未来10年世行在教育领域的关注重点和实践动向进行了规划,提出了全民学习的战略新愿景。

全民学习新战略,完成了从全民教育全民学习的转变,加快了从教育学习转移。世行认为,全民学习是一个国家经济长期增长和减贫的关键,面对全球教育面临的挑战,未来教育的目标应从促进全民教育转变为促进全民学习

全民学习意味着确保所有儿童和青年不仅能上学,还能掌握他们拥有健康、有成效的生活并获得有意义的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面向全民学习的新理念和新目标将学习概念提到了一个比教育更加宽泛的层面,拓展了教育的时间观,也将教育延伸到了新的空间维度。

3.家庭背景正强烈影响教育成功

2011年经合组织发布的PISA2009结果报告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背景正强烈影响其教育成功。

经合组织用经济社会文化地位指数来测量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背景该指数根据学生提供的有关其家长的教育职业及家庭财产信息得出。报告显示:与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相关的成绩差异在所有国家都非常明显。平均而言,经合组织成员国中,14%学生的阅读成绩差异可以由其家庭社会经济背景解释;而在匈牙利、保加利亚、秘鲁和厄瓜多尔,超20%的成绩差异可以由其家庭社会经济背景解释。在经合组织成员国,来自家庭社会背景更优越(收入最顶端的七分之一)的学生成绩,比普通家庭的学生阅读平均成绩高38分;而在新西兰、法国,富裕与贫困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高达50分。 当前,消除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于学习结果的影响,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促进教育平的努力方向,报告也发现,一些国家已成功减少了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于学习结果的影响。

4.阅读素养成为成功核心技能

经合组织报告得出的另外一个具有重要政策内涵的结论是:真正影响经济社会进步的学习结果的质量,而不是现在各国普遍采用的教育年限这一指标。

经合组织用对义务教育末期学生(15岁学生)“素养的测评来评估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结果的


质量。素养这一概念是经合组织的独创,素养不是知识,也不是技能,而是个人获取或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以及兴趣、动机、学习策略等。

同时,经合组织用精熟度水平来表示不同学科的测试成绩,即学生在某个领域(阅读、数学科学)达到的素养水平。二级被看作基准精熟度水平,达到该水平,表示学生拥有能够有效并成功参与未来生活所需的技能;五级及以上水平被看作最高精熟度水平,这些学生将处于全球知识经济竞争的最前端,达到该水平的学生比例是一国未来经济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此外,经合组织还特别强调阅读素养是所有学生教育及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够成功所需的一项核心技能。

5.资源分配方式决定教育结果

经合组织报告显示,整体而言,将世界划分为富裕、受过良好教育的国家与贫穷的国家这种教育极差的国家二分法已经过时了,尽管人均GDP教育成就之间存在相关,但是人GDP只能解释各国学生平均成绩差异的6%。其余94%差异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当达到一定的教育支出门槛后,相同富裕程度的国家利用不同的政策杠杆、通过不同的资源分配策略能够带来完全不同的教育结果。 在国家层面,提供给学校更多钱不一定能提高学生成绩。真正起作用的不仅仅是资源数量,而是各国如何进行投资以及是否成功将这些资源指向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而在学校层面,更多经费也不会自动转化成更高的学生成绩。同样,研究发现,教师质量比教师数量更重要。

6.协同创新是高等教育新增长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世界银行发布的《发挥高教育的作用:促进东亚技能与科研增长》报告欧盟发布的《支持经济增长和就业——洲高等教育系统现代化议程》报告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协同创新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增长

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本国的高等教育融入世界高等教育走国际化、区域化和全球化发展道路,提升本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二是高等教育机构同企业合作,协同研发,创新技术,既能提升高等教育机构的社会声誉,又能促进教学,有利于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报告认为,在当今地球村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就是国际化、区域化和全球化。 7.高教是科研引擎和经济增长推动器

2011年世界银行发布的《发挥高等教育的作用:促进东亚技能与科研增长》报告认为,在日益开放和一体化的全球环境下,技术工人和科技能力的增长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检验标准,高等教育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明显,高等教育机构不仅帮助培养劳动力的认知和技术技能以使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富有竞争力,同时高等教育机构也是研究的引擎,够带动创新、创业和生产力的发展。从此意义上讲,高等教育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所带来的技能与研究,是保障经济增长的两个推动器。 报告指出,作为为当前和未来劳动力市场提供高质量技能的供应者,一个有效的高等教育系统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结构并且通过提供技术、生产力和竞争力,让企业家、管理者及技术工人有最好的表现。这些高等教育系统也可以通过进行研究来提高国家的技术能力、持技术转化,并给工人们提供创新所需要的技能。而技能和研究可以在长期的调整和累积之后带来生产力和竞争力,同时也可以丰富国家的经济结构。 8.技能是21世纪的全球货币

20125月,经合组织发布的《更好的技能、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技能政策的战略方针》中提出:技能已成为21世纪经济的全球货币,人们可以使用他们的资格和能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8zd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