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书打卡记录单(1)》,欢迎阅读!
劳店镇学区《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读书记录单
作者 阅读人
丹尼尔·T.威林厄姆
万希燕
阅读章节 阅读时间
第一章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1-29)
2020.08.06
阅读 章节 简介
美国心理学家威林厄姆的《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一书第一章: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一、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大脑能做很多事,思考并不是它最拿手的。 二、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它很脆弱。
三、我们是如何思考的。思考的成功取决于四个方面:环境中的信息、长期记忆中的事实、长期记忆中的步骤,工作记忆中的空间大小。
四、对课堂的启示。确保问题能够得到解决;意识到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解释待解决的问题;重新考虑何时提出问题;接受并应对学生间的差异;改变速度;坚持记日记。
总结:人们的大脑不是完全为思考制造的,思考是缓慢的、需要精力的,并且是不确定的。因此,深思熟虑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引导人们的行为。更多的,我们依赖记忆,遵循曾做过的步骤。尽管如此,成功的思考还是另我们愉悦。我们喜欢解决问题、理解新的想法等。这样一来,我们有选择地寻找思考的机会,我们选择哪些有些难度却看上去能解决的问题,因为解决这些问题让我们有愉悦感和满足感。对于待解决的问题,思考的人需要环境中足够的信息、工作记忆中的空间和长期记忆中的事实和步骤。
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题目的时候,我就在心里小声的嘀咕:“为什么孩子不喜欢上学”,确切应该说是“为什么有些孩子不喜欢上学”或者是“为什么有时候孩子不喜欢上学”吧。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因为,据我观察不是所有的孩子不喜欢上学,有很多孩子是喜欢上学的,不喜欢上学的只是一少部分孩子。还有些孩子不喜欢上学也是分时间段的,有些孩子是一年级刚开学的时候不喜欢上学,有的孩子是在星期五的时候不喜欢上学,而有的孩子可能是在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有的孩子是在与同学发生矛盾时不想上学。读完第一章后这些疑问有了答案:原来不喜欢上学是有生理原因的。因为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作者告诉我们:人生来就有好奇心,但是我们不是天生的杰出思想者;除非认知环境符合一定的要求,否则我们会尽可能的避免思考。由此来看人并不是天生就喜欢学习的,孩子学习知识是好奇心促使的,外部环境适当的刺激孩子,孩子才会有主动的思考从而获得成功的愉悦,进而可以激励孩子积极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设置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不断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感。在学生练习的设计上,要让大多数学生能够解答,从而是使他们产生愉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更大,不断成功的体验会使学生爱上学习,喜欢上学。我开篇的疑惑也就迎刃而解:所以喜欢上学的孩子是已经在开学初就解决的这一心理难题,从一上学就不断地体验到学习成功带来的乐趣,所以成绩好的孩子往往都喜欢上学,仿佛他们没有存在过不喜欢上学这一难题,实际上应该是孩子的适应能力强,在开学初就因为体验到了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所以就喜欢上学。
由此看来,学生不喜欢上学,是由于人的心理和生理原因所决定的。并非是孩子态度不端正,这就要求教师不要从思想、态度等方面去批评孩子。作为教师要抓住学生有“好奇心”这个特点。千方百计使我们的教学让学生觉得好奇,从而引发孩子去进行思考。我们要努力使孩子体验成功,多发现孩子的优点,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感到愉悦,从而引发孩子去进行新思考。这样,我们的学生是会喜欢上学的。
读书 心得 体会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8v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