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资本循环的案例》,欢迎阅读!

巨人集团的兴衰史
1989年8月,在深圳大学软件科学管理系硕士毕业的史玉柱和三个伙伴,用借来的4 000元钱承包了天津大学深圳科技工贸发展公司电脑部,并用手头仅有的4 000元钱在《计算机世界》利用先打广告后付款的方式做了8 400元的广告,将其开发的M一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推向市场。广告打出后13天,史玉柱的银行账户第一次收到三笔汇款共15820元,巨人事业由此起步。4个月后,M一6401的销售额一举突破百万大关,从而奠定了巨人集团创业的基石。 1991年4月,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注册成立,公司共15人,注册资金200万元。1991年8月史玉柱投资80万元,组织10多个专家开发出M一6403汉卡上市。11月,M一6401汉卡销售量跃居全国同类产品之首,获纯利达1000万元。 1992年9月,巨人公司升为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注册资金1.19亿元,公司员工发展到100人。12月底,巨人集团主推的M一6401汉卡年销售产值共1. 6亿元,实现纯利3 500万元,年发展速度达500%。
1993年12月,巨人集团发展到290人,在全国各地成立了38家全资子公司。集团在一年之内推出中文手写电脑、中文笔记本电脑、传真卡、中文电子收款机、钻石财务软件、巨人防病毒卡等产品。同年,巨人实现销售额300亿元,利税4 600万元,成为中国极具实力的计算机企业。与此同时,国际电脑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电脑业开始步入低谷,巨人集团也受到影响。于是,“巨人”集团开始考虑新的投资领域,开始走上扩张之路。
1993年全国兴起房地产和生物保健品热,为寻找新的产业支柱,巨人集团开始迈向多元化经营之路——计算机、生物工程和房地产。在房地产方面,巨人集团投资12亿元兴建巨人大厦,投资4.8亿元在黄山兴建绿谷旅游工程,在上海浦东买下了3万平方米的土地,准备兴建上海巨人集团总部。在保健品方面,准备斥资5亿元,在1年内推出上百个产品。产值总目标是:1995年达到10亿元,1996年达到50亿元,1997年达到100亿元。
巨人集团先是投资生物工程领域,然后在生物工程刚刚打开局面但尚未巩固的情况下,又毅然斥巨资向房地产这一完全陌生的领域发起了进军。欲想在房地产业中大展宏图的巨人集团一改初衷,拟建的巨人科技大厦设计一变再变,楼层节节拔高,从最初的18层一直涨到70层,投资也从2亿元涨到12亿元,1994年2月破土动工,气魄越来越大。对于当时仅有1亿资产规模的巨人集团来说,单凭巨人集团的实力,根本无法承受这项浩大的工程。对此,史玉柱的想法是:1/3靠卖楼花,1/3靠贷款,1/3靠自有资金。但实际上,大厦从1994年2月破土动工到1996年7月巨人集团未申请过一分钱的银行贷款,全凭自有资金和卖楼花的钱支撑。
1994年8月,史玉柱提出“巨人集团第二次创业的总体构想”。其总目标是:
1 / 2
跳出电脑产业,走产业多元化的扩张之路,以发展寻求解决矛盾的出路。 1995年2月,巨人集团隆重召开表彰大会,对在巨人脑黄金战役第一阶段作出重大贡献的一批“销售功臣”予以重奖。5月18日,巨人集团在全国发动促销电脑、保健品、药品的“两大战役”。霎时间,巨人集团以集中轰炸的方式,一次性推出电脑、保健品、药品三大系列的30个产品。巨人产品广告同时以整版篇幅跃然于全国各大报。不到半年,巨人集团的子公司就从38个发展到228个,人员也从200人发展到2000人。
多元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巨人集团自身的弊端一下子暴露无遗。1995年7月11日,史玉柱在提出第二次创业的一年后,不得不再次宣布进行整顿,在集团内部进行了一次干部大换血。8月,集团向各大销售区派驻财务和监察审计总监,财务总监和监察审计总监直接对总部负责,同时,两者又各自独立,相互监控。但是,整顿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局面。1995年底,巨人集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
1996年初,史玉柱为挽回局面,将公司重点转向减肥食品“巨不肥”,3月份,“巨不肥”营销计划顺利展开,销售大幅上升,公司情况有所好转。可是,一种产品销售得不错并不代表公司整体状况好转,公司旧的制度弊端、管理缺陷并没有得到解决。相反,“巨不肥”带来的利润还被一些人私吞了。集团公司内各种违规违纪、挪用贪污事件层出不穷。其属下的全资子公司康元公司,由于公司财务管理混乱,集团公司也未派出财务总监对其进行监督,导致公司浪费严重,债台高筑。至1996年底,康元公司累计债务已达1亿元,且大量债务存在水分,相当一部分是由公司内部人员侵吞造成的,公司的资产流失严重。
此时巨人大厦资金缺乏,史玉柱决定将生物工程的流动资金抽出投入大厦的建设。进入7月份,全国保健品市场普遍下滑,巨人保健品的销量也急剧下滑,维持生物工程正常运作的基本费用和广告费投入不到位,许多公司一筹莫展,生物工程一度停产,资金补给线中断。巨人大厦终于抽干了巨人产业的最后一滴血。
按原合同,大厦施工三年盖到20层,1996年底兑现,但由于施工不顺利而没有完工。大厦动工时为了筹措资金,巨人集团在香港卖楼花拿到了6 000万港币,国内卖了4 000万元,其中在国内签订的楼花买卖协议规定,三年大楼一期工程(盖20层)完工后履约,如未能如期完工,应退还定金并给予经济补偿。而当1996年底大楼一期工程未能完成时,建大厦时卖给国内的4 000万楼花就成了导致巨人集团财务危机的导火索。巨人集团终因财务状况不良而陷入了破产的危机之中。
请应用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相关理论解释巨人集团为什么会陷入破产的危机?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8h5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