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内涵及其拓展

2022-11-20 11:10:0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校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内涵及其拓展》,欢迎阅读!
育人,资助,内涵,拓展,及其
高校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内涵及其拓展

作者:梁琼 肖东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6年第4



琼,肖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 410208

[摘 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决定高校资助工作开展的必要前提,学生是学校的主体组成部分,因而也是实现学校为本的关键点。因而构建高校发展性资助,已经成为以人为本的主体形式,但是如何构建,以及构建中会出现怎样的问题是发展构建的关键。探究了资助分配不均和学生无感恩之心的现状,提出了通过完善资助体系,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解决这一问题,以此让学生在资助中不仅得到物质,更获取精神,这对学生今后发展有深远意义。

[关键 词]高校资助;育人功能;内涵;拓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编号2096-0603201610-0154-01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前行,教育发展的观念要逐步延伸到“以人为本”的阶段,因而这一理念也成为高校资助工作理论出发点。本文从育人角度为着眼点,思考高校资助工作的发展现状。

一、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必要性

社会发展中,人才是社会发展中最宝贵的元素,人才资源也是宝贵的人力财富,更是国家实现百年奋斗标准的重要资源。因而大学生就成为人才发展中最为宝贵的资源,其整体发展关系到祖国的未来。由于高校资助工作在育人工作中承载着重要使命,所以资助工作的开展要遵循“人是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同时充当发展的目标”这一重要原则[1]。资助工作育人的科学与否对大学生成才有着积极影响,不但会对高效的教学质量有影响,更能影响到我国人才资源的质量。因而研究育人与资助工作之间的关系,对于完善学校资助工作,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有积极意义,更能实现教育的公平和稳定。

二、高校资助工作中育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助中的不良情况较多

教育中经常提及的一句话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的内涵是不仅要解决贫困生的温饱问题,更要解决其思想问题,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应对困境,谋求发展,最终让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但是最近几年的资助中,发现很多贫困生得到的助学款项超过学习优异的学生每年获取的奖学金,这种状况会让某些学生形成心理依赖,只要手持贫困或者特困证明,就能享受国家和学校给予的助学金。一些学生对助学金的公允性产生质疑,那么这时候助学金的意义也将不复存在,对于那些努力勤工俭学的学生来说是一种负面影响效应。

(二)缺失感恩教育

在资助中,还发现学生有这样的心理,感觉国家能够给予的资助只是暂时的,贷款还需要还款,因而大学生对国家提供的帮助没有太多的感恩之心,另外当学生来到大学上学,能够接触到很多大城市的学生,他们生活环境优越,家庭条件比较好,所以学生内心也会有不公的想


法,认为自己为什么没有生活在这样的家庭,可以安然地享受大学美好时光,反之,现在自己需要筹措学费,因而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性格比较偏激,甚至对人际也很淡漠。那么教学工作者需针对这一现状,力求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让学生理解付出与风险的内涵。

三、高校资助工作育人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高校资助体系

高校资助体系的完善,是育人的关键性要素,在资助体系内,要把控好贫困生认定这一环节。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认定体系,这是根据贫困生所处的地域做的划分,贫困线的划分需要根据当地的最低生活标准为依据,进行不同等级的资助标准设定,联系当地的社区和社保部门,了解学生的真实状况。例如,很多资助项目在秋季开展,由于资助项目比较多,造成有的学生资助金额较多,有的学生不能得到任何资助,通过量化的形式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贫困等级,根据学生的具体家庭状况以及

当地的调查结果,考量学生应该申请哪类贷款,并了解学生贷款的目的,真正让资助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二)培养资助文化,促进学生自力更生

高校中学生受到的教育是平等的,但是享受的物质条件需受到家庭出身等因素的影响,因而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的特殊群体,获取物质帮助是保障他们继续学习的必然要求,但是进行精神和心灵哺育才是帮助他们走好今后道路的关键[2]。因而高校的资助文化需要在资助政策和资助机制上进行,结合各地区的特色文化,根据不同的地域,体现出资助的文化性特色。政府可以出面,统筹协调社会结构,宣传不仅要在校园内进行,更要在社会上开展。由于很多贫困生具有极强的自尊心,他们不想接受资助,因而资助的形式要灵活,即能给学生资助,更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助学文化活动。例如,进行画展、书法等,将学生的作品售卖出去,给学生资助,还可以联合社会各类机构,给学生提供更多勤工俭学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取财富,这为学生今后的自力更生提供必要铺垫,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

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高校发展的公平、和谐有积极意义。现代化教学活动推崇公平教育,因而为遵循“公平”这一原则,需在今后努力完善各项工作洞,并且要求发展理念是资助育人,紧抓建设,落实好各项工作,搞好创新教育,以期谋求教学发展,让资助工作保有良好的工作状态。

参考文献:

1]高菲斐.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和谐意义[J.教育与职业,20117.

2]郭环,邓德艾,孙蕾,等.试论高校资助工作中的育人功能[J.湘潮(下半月),20159.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8bT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