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工作服和工作牌管理制度

2023-04-08 18:0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员工工作服和工作牌管理制度》,欢迎阅读!
工作服,管理制度,员工,工作
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制度 制造中心修订版

编制 确认 批准 1. 目的



修订版

V0

员工工作服和工作管理制度

实施日期

批准后即日实施

更改日期











为了推进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员工素养,规范员工行为,同时维护公司特有的形为识别,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特制订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3. 管理职责



3.1. 人事行政部为工作服及工作牌的管理部门,负责工作制作统计汇总、申购、发放、登记、收

回和保管,工牌的制作,负责工作服及工牌的配制标准和管理办法的制定工作

3.2. 各部门文员负责本部门工作服需求统计和申领发放登记;工牌制作照片的提供(白底正面照相

即可);

3.3. 部门文员和领班级以上有指导与监督员工穿着工作服及佩戴工牌的责任。

3.4. 人事行政部负责对工作服着装行为及工牌佩戴进行不定期抽查,对不按规定者进行处罚。 4. 工作服和工作牌的穿戴及个人仪容仪表要求

4.1. 所有人员工作时间必须按照规定穿着工作服和佩戴工作牌,以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树立良好

的公司形象。(有对外接待职责或经批准的特殊岗位人员除外。)

4.2. 头发应梳理整齐,不得留怪异发型(如头发大黄大紫、五颜六色等)。男士头发前不盖眼,后

不过肩;

4.3. 服装应保持整洁、无异味,不得出现掉扣、错扣、脱线等现象;工作牌应保持整洁干净,易识

别;

4.4. 着装必须端庄得体,不得随意搭配奇衣怪服,应穿着整洁、得体、大方,不得擅自改变工作

的外观式样。在工作区及工作时间应保持鞋面干净,不得披衣、敞怀、挽袖、卷裤腿、打赤脚、穿拖鞋、光脚穿皮鞋等;不得穿破损、脱丝和起皱的丝袜,不得穿超短裙。 4.5. 员工不得擅自转借工作服及工作牌。 4.6. 工作服不能随意在车间区域内清洗。 4.7. 其他按安全生产要求不得穿着的服装; 5. 工作服和工牌的使用与发放

5.1. 正式入职员工工作服,由本部文员负责填写冬季或夏季工作服申请表提交给人事行政部核实后

配发,技术管理岗位人员可以当天入职当天发放、其他人员原则上入职一周发放;工牌生产门入职一周内由本部文员提供照片给人事行政制作后两个工作日内发放,非生产人员入职三工作日内发放。




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制度 制造中心修订版

编制 确认 批准



修订版

V0

员工工作服和工作管理制度

实施日期

批准后即日实施

更改日期











5.2. 夏季工作服配发期间为2年,冬季工作服配发期为3年,自配发之日算起满期或因岗位特殊原因

损坏需要提前换发时,由本人提出申请,填写《员工工作服申请表》提交人事行政部复核配发,原则上以旧换新。

5.3. 如因个人原因,造成工作服,失窃或未到期破损,需要重新申请补发,但需补缴相应的成本费

用。

5.4. 如领用得是旧工作服,在配发期内损坏或丢失,重新申领时无需补缴相应的成本费用。 5.5. 工作服到期配发新工作服时,需要将原旧工作服退回;

5.6. 工作制作成本:夏季工作服成本费每件30元、冬季工作服成本费每件60元,无尘服套装(无

尘服、帽子、无尘鞋)每套60元;工牌制作成本:整套20元,工牌绳换新2元,工牌壳换新3元。 5.7. 员工离职时,员工须将工作服清洗干净后一起交还,同时对所领用的工作服按以下相关规定收

取一定费用(从离职当月工资内扣除);

5.7.1. 未满半年离职者,按照工作时间长短,以月为单位扣相应的成本费用;(如冬装,成本

60元,工作5个月,需扣1个月成本费10元。)

5.7.2. 半年以上离职者,不收取工作服成本费;

5.7.3. 离职人员工作服未上缴公司收回,扣全部成本费用;

5.7.4. 领旧工作服无需扣费,但仍需要交回公司,否则扣全部成本费用; 5.8 员工离职时,工作牌须退回人事行政部,如未退回则扣除成本费用20元。 6. 处罚措施

未按本制度相关要求执行者,结合《员工纪律管理制度》和实际情况,给予警告记过处理,屡教不改者给予开除处理。 7. 记录保存 记录名称 冬季工作服申请单

保存责任者 工作管理 部门文员 工作管理 部门文员 工作管理

保存场所 人事行政部备存一份 本部门备存一份 人事行政部备存一份 本部门备存一份 人事行政部保存

归档周期 保存期限 每次

3

到期处理方式

销毁

夏季工作服申请单 每次 3 销毁

工作服盘点表



8. 关联制度

一年两次 长期 销毁

8.1. 《员工纪律管理制度 9. 附件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8aJ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