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短语之五味书

2023-03-14 02:45: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心情短语之五味书》,欢迎阅读!
短语,心情
五味书





北方人嗜酸,酸汤面、酸菜鱼是他们的美味。前几天在郑州,请朋友吃饭,主食点了一钵酸汤面叶,滋味甚好,宾主两相欢。北方人口味偏酸咸,南方人喜欢甜辣。南糖北醋这个说法不知道可不可以立住脚,山西老陈醋倒一直居四大名醋之首,稳立宝座。

南方也有醋,镇江香醋、福建永春老醋、阆中保宁醋。南方的醋,酸中带香,口感微甜。甜是南方滋味的底色,小桥流水人家,青花瓷小盏载不动苦辣酸咸。

北方人吃面,能搁半碗醋。一太原朋友用醋泡蛋炒饭,把我镇住了。我不喜欢醋,受不住那股酸。有回吃西红柿捞面,咬着牙在碗里倒了几勺醋,呼啦啦吃完,还喝干了汤,自此开始吃醋。 男人不吃醋则已,吃起来,比女人醋劲大。

醋之酸,汪洋肆意,顺喉咙直下肠胃。柑子也酸,那酸热情似火,从口腔散发,直冲脑门,绕头三匝,再酸遍全身。我家庭院中曾栽有一株柑子树,小时候嘴馋,没等柑子熟透就摘下来吃,常常酸倒了牙,吃饭时咬不动豆腐。

酸菜酸、柑橘酸、醋酸、梅酸、酸奶酸、酸枣酸,都是酸,但酸得大相径庭、滋味不同。酸之味,在我口中,酸菜第一,酸菜之酸又纯又好。

中国人用白菜腌渍酸菜的历史甚久,《齐民要术》一书有详细介绍。东北自不必说,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到了冬天,酸菜经常见于餐桌。陕西安康民谣曰: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酸味已是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我老家岳西,也有人做酸菜。小孩子蚊叮虫咬,大人从酸菜坛蘸一点酸菜汁擦上,祛痛止痒。

我以前会做酸菜鱼,这两年和文艺太亲昵,厨艺吃醋了,已经烧不好那道菜。

除了酸菜之酸,梅酸我也喜欢。近来常望梅止渴,望金农画在宣纸上的梅子止精神之渴。金农的梅子、吴昌硕的枇杷、齐白石的白菜、张大千的樱桃,是我眼里的水墨四绝

安庆迎江寺博物馆有件宋代瓷塑:三老尝醋。一口硕大的醋缸,苏东坡、黄庭坚和佛印禅师立于一旁。一僧二俗,敞胸露乳,各以手指尝醋,同样的酸,不一样的表情。


一味有百态,有人酸得皱眉,有人酸得眯眼,有人酸得咧嘴,有人酸得龇牙,有人酸得面无人色,有人酸得一脸动荡,有人酸得倒吸凉气,有人酸得大吐舌头,有人酸得点头,有人酸得哈腰。 酸常常与穷在一起,旧时称迂腐穷困的读书人为穷酸。自古人穷被欺,王九思《曲江春》第二折:这里有一位客饮酒,不许穷酸来打搅。冬心先生梅子画上如此题跋: 江南暑雨一番新,结了青青叶底身。 梅子酸时酸不了,眼前多少皱眉人。

冬心先生是扬州八怪之首,金农是其本名,一生坎坷,郁郁不得志,多少心酸,多少辛酸。辛酸是天下至酸。还有一种酸叫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粤菜淡雅清爽,有海派广东菜之称,品名花哨,用料淫奇,神妙处大有仙趣,菜之尤物也。苏帮菜刀工精,主料明,和顺适口,回味醰悠,菜之隽物也。

粤菜与苏帮菜偏甜,吃惯了川菜、鲁菜、豫菜、徽菜的舌头未必消受得了。去广东,当地人在肉羹里放糖,吃了几口,不习惯。南方人热爱甜食,岭南大街小巷有不少甜品店,生意兴隆。香港甜品店有排长队的场面。马来西亚街头很多卖炸香蕉、榴莲泡芙以及各种口味的刨冰、西米露、糖水的摊点。

汪曾祺说:其实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包子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连用两个感叹号,感受至深也。无锡没去过,无锡菜没吃过。包子肉馅放糖,想想就没有食欲。

喜欢甜食的,以地域论,南方比北方多一些。以性别论,女人比男人多一些。以年纪论,老人与小孩多一些。外祖母六十岁后爱吃糖,逢年过节,母亲准备的礼篮总少不了两包红糖。

有人说喜欢甜食的人性格软弱。嗜辛辣苦咸的人就刚强勇敢?我小时候嗜甜如命,胶切糖、小桃片、云片糕、酥糖、蜜枣、茯苓饼,无所不爱。睡觉前经常含一颗糖在嘴里,乳牙尽坏。换齿后,不敢多吃糖果了,另外原因也是口味的改变。

吃过最奇怪的糖是松针糖。冬天,松针上生岀绿豆大小的白色结晶物,甜甜的,有脆奶糖的口感。老家还有一种甜品,叫芽子粑,奇甜,贪多必腻。

甜味能让人放松,寻得一丝悠远清闲。甜品几乎都带一股香气,甜在嘴里,直上心头,甜可以消解沮丧和焦虑,可以冲淡烦躁与不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8ZN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