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和答诗十首·答箭镞》唐诗赏析》,欢迎阅读!
![十首,箭镞,唐诗,赏析](/static/wddqxz/img/rand/big_102.jpg)
《和答诗十首·答箭镞》唐诗赏析
《和答诗十首·答箭镞》作品介绍
《和答诗十首·答箭镞》的作者是白居易,被选入《全唐诗》的第425卷。
《和答诗十首·答箭镞》原文 和答诗十首·答箭镞 作者:唐·白居易
矢人职司忧,为箭恐不精。 精在利其镞,错磨锋镝成。 *以青竹簳,羽之赤雁翎。 勿言分寸铁,为用乃长兵。 闻有*盗者,昼伏夜潜行。 摩弓拭箭镞,夜*不待明。 一盗既流血,百犬同吠声。 狺狺嗥不已,主人为之惊。 盗心憎主人,主人不知情。 反责镞太利,矢人获罪名。 寄言控弦者,愿君少留听。 何不向西*,西天有狼星。 何不向东*,东海有长鲸。 不然学仁贵,三矢平虏庭。 不然学仲连,一发下燕城。 胡为*小盗,此用无乃轻。 徒沾一点血,虚污箭头腥。 《和答诗十首·答箭镞》注释 1、矢人:造箭的工匠。
2、《孟子·公孙丑上》:“矢人唯恐不伤.人。” 3、在:全诗校;“一作则。” 4、簳:小竹。
5、汉王符《潜夫论·贤难》:“谚曰:‘一犬吠形,百犬吠声。’世之疾此固久矣哉,吾伤世之不察真伪之情也!”
6、狺狺:犬吠声。
7、《左传·成公十五年》:“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8、狼星:天狼星。古人以为主侵掠。《楚辞·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天狼。”
9、仁贵:薛仁贵,领兵击九姓突厥于天山,时九姓有众十馀万,令骁健数十人逆来挑战,仁贵发三矢,*杀三人,自馀一时下马请降。*中歌曰:“将*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见《旧唐书》本传。
10、仲连:鲁仲连。战国时,燕将攻下齐聊城,保守之。齐田单攻城,岁馀不下。鲁仲连乃为书遗燕将,约之矢以*城中。燕将见书,泣三日,乃自杀。聊城乱,田单遂屠聊城。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和答诗十首·答箭镞》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后人称白香山、白傅、白太傅,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是唐代的杰出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对白居易称“诗魔”、“诗王”、“诗豪”、“诗史”等,日本学界则称白居易为“诗神”。其实,在唐代对白居易的称呼是“诗仙”之称,请看唐宣宗的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在此期间,他关心朝政,屡屡上书言事,并写了不少讽谕诗,要求革除弊政,因而遭权贵忌恨,被贬为*州司马。此后他历任忠州、杭州、苏州等地刺史。官终刑部尚书。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旨在揭露时弊的“新乐府运动”,写了《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等,对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作了深刻批判。在艺术上,白居易诗以平易晓畅著称,在当时就流布很广。有《白氏长庆集》,存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为唐人之冠。
《和答诗十首·答箭镞》繁体对照 卷425_22和答詩十首·答箭鏃白居易 矢人職司憂,為箭恐不精。 精在利其鏃,錯磨鋒鏑成。 *以青竹簳,羽之赤雁翎。 勿言分寸鐵,為用乃長兵。 聞有*盜者,晝伏夜潛行。 摩弓拭箭鏃,夜*不待明。 壹盜既流血,百犬同吠聲。 狺狺嗥不已,主人為之驚。 盜心憎主人,主人不知情。 反責鏃太利,矢人獲罪名。 寄言控弦者,願君少留聽。 何不向西*,西天有狼星。 何不向東*,東海有長鯨。 不然學仁貴,三矢平虜庭。 不然學仲連,壹發下燕城。 胡為*小盜,此用無乃輕。 徒沾壹點血,虛汙箭頭腥。
[《和答诗十首·答箭镞》唐诗赏析]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8X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