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企业改革分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

2023-04-18 22:38: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深化企业改革分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欢迎阅读!
国有企业,深化,职能,分离,改革
深化企业改革 分离国有企业办社会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国有企业在建设初期,由于地方财力不足,公共服务机构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完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保障职工群众基本的生产生活需要,企业承建和设立了部分非生产经营业务的各类社会性、公益性的机构和设施,这包括企业职工住宅的供水、供电、供暖、供气及物业服务,环卫、绿化服务部门,道路、桥梁维护管理机构,承办教育机构(中小学校、技工学校、职工教育、安全培训中心等),新闻广播电视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离退休人员管理部门以及公安、消防、矿山救护等专业机构,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小社会”。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企业职工的吃、喝、拉、撒、睡、生、老、病、死、休等日常生活全都由其所在的企业来承担和解决,不仅如此,职工家属子女的入学、就业等问题企业也同样负担责任,“小政府、大企业”的现象普遍存在。国有企业承担的这些社会职能,曾经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产、生活保障,满足了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庞大而复杂的企业办社会职能机构和工作人员,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成为国有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分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政府为企业减压降本、轻装上阵,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红利,是企业实现瘦身健体、转型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改善职工生活条件、提升职工幸福指数的重大机遇,必须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持把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作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突破口。然而,分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绝非易事,不可能一蹴而就,制约国企办社会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是国企所在地区经济欠发达,社会服务供给不足。国企能否分离办社会职能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高度相关,当前国企办社会问题严重的主要分布在经济对落后、财政实力较弱、社会服务机构和设施不足、市场专业化程度不高的地区,大部分国企承接了政府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尤其是一些边远地区,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能力,既没有足够的财政资金分摊移交费用,更加缺乏有能力的专业化社会服务机构,根本不具备分离条件。

二是很多国企把承办的社会职能当作职工福利,主观上不愿意分离。由国有企业负责建设和管理的职工住宅,承办的医疗和教育机构方便了职工的工作、生活、就医、子女上学,提高了职工归属感和凝聚力,成立的离退休人员服务机构,实现了老有所养,这些本质上都属于职工福利。一旦移交了这些社会职能,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将会受到影响,广大职工从内心是有抵触情绪的,企业从资产保有和职工稳定等因素考虑,主观上也不愿意分离。


分离国企办社会职能虽然不易,但只要有耐心、有决心,把分离移交工作当作一项重大任务,吃透政策、掌握情况,积极推进,一定可以把这项工作办好。首先,要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在需要移交的职能机构中,各基层党组织作为战斗堡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要同步设置,党员作为先锋模范,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要同步配备,党的工作要随移交工作同步开展,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改革中的政治、思想、组织保证作用。其次,要依托政府,争取政策支持。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是政府主导的一项民生工程,要抓住机遇,依托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相关部门通力合作,积极申请和筹措各方援助,用足用好补贴资金。第三,明确责任,加强考核,建立激励机制。认真学习政策,加强政策宣??积极做好调查摸底、清产核资等工作,抓紧研究制定本单位分离改制方案,制订分离移交工作考核激励办法,加强日常监督、考核和奖惩锁定目标任务,保证分离改制工作有序进行。第四,解放思想,实施多元化分离移交方式。坚持依法合规、分类实施、统筹兼顾的原则,针对不同机构实际,通过划转、撤销、政策性保留、移交、改制、承包、租赁、引资合作、市场化运行等方式,组织力量,锁定节点,稳妥推进各项工作,提高效益和活力。

能否妥善安置分离移交机构的工作人员决定着此项任务的成败,要深入听取广大职工意见,充分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做好可能引发各类矛盾的多种预案。对于移交地方政府的机构人员,由所在地政府对接收人员进行妥善安置。优先鼓励内部职工个人或集体承包经营,承包方在保证国有资产不受流失的情况下,可以自主扩大规模面,实现自主经营,自我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保持企业和谐稳定。过去的实践充分证明,广大职工群众是最可亲最可敬的人,是改革发展最可信赖的力量。在企业生存发展遇到重大挑战的紧要关口,广大职工群众识大体、顾大局,始终支持改革、理解改革,在各自的岗位上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积极献计献策、贡献智慧,充分发挥了主人翁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令人十分感动。在化解产能过剩的工作任务中,我们必须更加紧紧依靠职工、更加充分发动职工、更加真情关爱职工,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切实发挥好职工群众中蕴藏的无穷智慧和力量。明确“转岗不是下岗,分流不是裁员”,在转岗分流职工中,一个人有一个想法,牵扯到每一个转岗职工家庭的幸福,要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必须把他们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退休人员的移交工作关系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涉及广大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在国有企业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进程中,一代又一代创业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广大退休人员无私奉献、艰苦创业,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些老同志一直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对企业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实行社会管理后,这些老同志有一些顾虑,担心移交后的待遇和服务质量不能保证,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对此,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是“三个不变”:即确保退休人员活动场所不变、服务人员不变、相关待遇不变,使他们享受的服务质量不下降,合法权益不受损。退休人员社会管理的实施,要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通过这次改革后,对老同志的服务质量会更好,提供的条件会更好,活动场所会更好。各单位、各机构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及时向广大退休老同志宣传有关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切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维护好老同志们的切身利益,使大家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8WS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