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而教之,不绝薪火

2022-11-01 00:16: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明而教之,不绝薪火》,欢迎阅读!
薪火,明而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明而教之,不绝薪火

作者:陈琳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8年第18

要:现代教育作为互动性的活动,教师师德与学生素质之间呈现了相互作用发展的趋势。师德师风建设也成为影响师生关系良性运转,并直接作用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之一。据此,本文以师德师风建设问题为探讨的核心方面,诠释发展困境并进行合理归因,提高师德师风的阐释力度,对其进行思辨性分析。 关键词:师德师生关系素质教育 引言

我国关于师德问题与师风建设的历史悠久。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在,师德与师风建设始终是关系到师生互动机制,并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作为学生学习阶段引导其形成价值观的重要主导力量,良好的师德与师风成为影响学生终生的重要因素。但是,现阶段我国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重要问题,如何对现有问题进行合理归因,促进各个阶段教师转变自身认知并提高师德师风建设水平,是值得集中探讨的关键问题。[1] 一、素质教育和师德发展关系辨析

素质教育发展使得师德与师风建设成为对学生主体动机和主体行为具有关键导向性质的问题。素质教育强调学生主体性和自我思辨能力的发展趋势,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对教师进行反向认知。该发展趋势转变了以往以单向授课为主要教育传播机制的发展路径,而打破了僵化知识传播路径的现代素质教育使得学生树立了对师德的主体认知,这成为影响学生自我发展和知识汲取的重要因素。具体阐释来看:

其一,由于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必须树立良好的师德与师风,进而形成对学生人生的引导效果。学生主体性的觉醒使得其能够运用自我思辨的力量对教师的行为进行辨证性思考,而当前信息爆炸的媒体发展环境也使得学生具有更为多元化的价值判断方式。教师谨言慎行以对学生形成良性的人生引导,成为素质教育发展阶段的当务之急。

其二,素质教育中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关系面临着全新的格局。双方的双向评价机制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动态发展的特征。师生主体平等化发展趋势使得教师应提高自我要求能力,这既是学生对教师形成反向监督机制的必然要求,更是对教师提出更高发展要求的内在原因。

其三,素质教育使得学生学习的渠道多样化。学生利用信息化发展媒介提高信息技术数量的程度不断加深。但是,学生年龄阶段和受教育阶段的局限使得其并不能对大量的信息加以判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8Pd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