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了解第二语言习得和第一语言习得区别,看国内少儿英语现状》,欢迎阅读!

了解第二语言习得和第一语言习得区别,看国内少儿英语现状
宝宝3岁多了,看见人家都给小孩报了各种兴趣班,我和老公有点按耐不住,总想着不能让思思输在起点,近两个月查了很多资料,也体验了很多英语兴趣班的课程,直到朋友家的孩子准备考国外的小学入学考试遇到了困难,才促使我了解到第二语言习得这个词。
分享下这方面我了解到的问题,以方便宝爸妈们对孩子语言学习的选择。 跟大家普及下,什么是第二语言习得? 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人们从社会、心理、语言学等角度去研究它。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大概形成于二十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已有35年的历史。它对学习者的第二语言特征及其发展变化、学习者学习第二外语时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和个别差异进行描写,并分析影响二语习得的内外部因素。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三大差异 一、学习动机的差异
语言是人类最易习得的知识技能系统之一,所有发育正常者都能掌握母语。而外语又是许多国家学生耗时最多,最难学的科目之一,对于外语的学习,听说能力的提高是难中之难的。原因之一就是对于学习者来说,第一语言习得动机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动机难以比拟的。
1.时间差异:第一语言的学习动机始于婴儿的学语,而且第一语言习得是从听说开始。 第二语言习得,大多从小学和初中开始,不一定是从听说开始,动机形成的也较晚。
2.需要差异:第一语言的学习动机是“内在、本能和自发的”与人类最原始的生存,最基本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第二语言的学习动机是“外来的”,基本与“兴趣”“赞扬”“成功”联系在一起,这对英语老师是一个挑战,强化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学效果高低的关键。
二、刺激量的差异
一百多年前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经做过一系列关于记忆的实验,并撰写 《重新记忆》,书中描述了学习次数与记忆准确率的关系,构成了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刺激的数量和频率,和刺激的间隔长短是语言习得的重要指标,刺激的量大,频繁是儿童学习语言的重要条件。例如父母反复的对孩子重复着说指定的词语,大量刺激,使得孩子的听觉和其他感官刺激相联系在一起。
儿童学习第二语言,外语的刺激量和密度显然都难以与儿童学习第一语言的刺激量相比较。因此要提高儿童的听说能力,必须设计多种教学策略,增加学习听说和学习语言材料的刺激量。
三、认知和发展水平上的差异
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力发展大约经过感觉阶段(0-2岁),具体运算阶段(2-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具体运算阶段,尤其是具体运算阶段的前半阶段,“前运算阶段”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因此此时儿童的智力发育一方面已经达到成年人的70%的水平,但另一方面,他们的认知机能又有具体不可逆性和刻板性的特征。 给准确记忆和反复刺激带来了便利。可以说这个时期儿童的语言学习与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是一致的。
所以可以看到,针对于我们这种母语为汉语,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国家,应该学习适龄和适量的教学材料和有针对性的教学体系。而现在市面上的儿童英语培训机构的教学材料基本分为:美国原版教材和国内自主研发两种。
美国原版教材:上面已经分析过,美国原版教材的设置是针对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习得国家的儿童,由于对他们来说英语是母语,语言环境也是无可比拟的,所以美国原版教材把学习重点更倾向于读和写的方面,这样看来美国原版教材在学习动机,词汇量,语言刺激量
和学习侧重点等方面,都不适合咱们国家的儿童的英语学习。
国内自主研发教材:国内自主研发的课程是将重点放在了培养语言学习的兴趣上,其次才是英语的听和说的能力上,而针对英语的读、写和语法往往并不看重,这样孩子学习结束后,一般都可以掌握简单的听和说的能力,应用和实践能力上不足,所以无法在读、写和语法上有较大的提升。朋友家的孩子就是在教材为国内自主研发的机构学习的。
所以家长们在为孩子选择语言培训机构时,应该选择更适合咱们孩子学习的教材和体系,毕竟我们的希望是孩子将来能够成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人,而不是会说英语的普通人。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8Il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