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问题》说课稿

2022-11-20 12:23: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相遇问题》说课稿》,欢迎阅读!
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1 说课内容:《相遇问题》是北师大教材小学数学年级上册“数学交通”中的第一课。 2 教材分析

《相遇问题》这节课的教学是学生在掌握行程问题基本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教材给学生提供了“送材料”的情境,通过简单的路线图等方式呈现了速度路程等信息。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去解决3个问题: ①让学生根据两辆车的速度信息进行估计,在哪个地方相遇。 ②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③解决“相遇地点离遗址公园有多远”?实际上就是求面包车行驶的路程。 3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三年级接触了简单的行程问题,年级上册,学生就真正的开始学习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并用三者的数量关系来解决行程问题。而本节课正是运用这些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进行相遇问题的探究。

本节课学生对相遇问题的理解也有难度,所以我想只有站在学生学习的起点上,尊重学生发展的基础上多设计一些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操作过程中,使所有学生通过本堂课都能有所收获。 4 教学目标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出发,制定了以下的目标:

①使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及特点。

1 / 3


②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③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5 教学重难点

我将本课重点制定为: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制定为:找出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 二、 说教法学

本课注重学生体验的过程: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基于这一观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在学生体验相遇问题中两人或两物体运动的速度不一样,但所用的时间相同这一难点,让学生模仿相遇过程和用手势表示相遇过程,使学生体验并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画线段图,有助于学生对难点的突破。

三、 教学过程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三个环节: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 模拟情景,探究新知 (三) 巩固新知,课外延伸。

在第一个环节中,首先我请一个学生在教室里走一走,引出速度,然后请学生提一个问题,从而复习旧知:路程=速度×时间;接着出示几道复习题复习速=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最后总结:这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一个人或一个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今天,我们来研究两个人或两个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8Gb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