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术观点:关于康有为的历史地位》,欢迎阅读!
![康有为,学术观点,地位,关于,历史](/static/wddqxz/img/rand/big_123.jpg)
学术观点:关于康有为的历史地位
对康有为历史地位的评价是戊戌变法研究领域分歧较大、争议较多的问题。戊戌政变后康氏流亡海外,成立保皇会与革命派论战,民国初年又参加“张勋复辟”,因此,对他历史地位的评价,迄今仍争议不休。
一种意见认为,甲午战争后的康有为是开明的地主富商要求转化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是介于顽固派与革命派之间的半封建半资本主义政治团体的代表人物。从康有为的阶级属性分析,他正处在从地主阶级向资产阶级转化的过程中,他的思想也处在从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向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转化的过程中,他主张进行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客观上正是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因此“应该把他称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和政治家”,而且断定“他的思想的黄金时代在前期而不在后期”。(蔡尚思:《康有为黄金时代的思想体系和评价》,载《学术月刊》1963年第9期)
另一种意见认为,以1898年戊戌维新失败为分界线,在革命高潮尚未掀起以前,康有为领导的变法运动反映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有重要贡献;但等到戊戌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迅速兴起,他的思想仍停留在原位上,拉车向后,日趋堕落。有论者指出:“一个主张维新的人,成为封建余孽;一个在海外起过影响的人,成为反动团体。恰恰说明近代中国发展迅速,不断前进,
1
如果有人对旧思想有所留恋,甚至还妄想一逞,那么,时代的巨轮对落后是无情的。”(汤志钧:《论康有为和保皇会》,载《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3期)
这有一种意见,既不同意称康有为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和政治家,也不同意把康有为分割为前后两个阶段,将康有为定位为“一个向西方学习的先进中国人”。有的学者指出:“他在戊戌后的长期海外生活里还为中国的再造作了新的建设性的思考,尝试拟定了他在维新运动中还不能设想的成系统的计划”,戊戌后康有为走向世界,以其亲身的感受和独特的思维方式,撰写了《物质救国论》和《理财救国论》,对物质与社会生产力进行了经济学意义的思考,提出了许多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与教训,使他的思想更具有开放性、现代性和世界性。总其一生,康有为不无缺点与错误,但他是近代中国一代改革思想家、伟大的爱国者和旧民主主义先行者,则是确定无疑的。(徐高阮:《戊戌后的康有为思想的研究大纲》,载《学术研究》1988年第1期)
(据马洪林《戊戌维新百年研究评述》;刘振岚《戊戌维新运动研究述评》等整理)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89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