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船舶安检学习总结》,欢迎阅读!
![安检,船舶,总结,学习](/static/wddqxz/img/rand/big_41.jpg)
船舶安检学习总结
【篇一:船舶安全检查工作总结】
船舶安全检查工作总结
自2009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本人在处领导和老同志的指导下,认真学习安检知识,积极参加安检培训,利用每一次上船安检实习的机会,全面学习、掌握各类公约、规范的要求,力图全面把握船舶安检的各种要求。在政治方面,本人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提高海事管理业务水平。在上级领导的正确引导下,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并牢固树立文明执法,严格执法的思想观念。
在政治思想上,我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海事中心任务和本职工作,落实“坚持四求先行,做好三个服务”等主题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在思想上牢固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对本职工作认真负责的责任感,使命感。
同时,我积极对海事工作的性质和内容进行思考,并通过对各项规章制度和文件规定的学习,摸清工作特点,在日常工作中多观察,勤请教,在老同志的指导,帮助下,努力进步,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适应工作岗位。
在具体船舶安检工作中,本人在处领导和老同志的指导下,除了参与日常的安检工作以外,还参加了上海世博会专项安检工作,“大船小证”专项治理工作,广州亚运会船舶专项安检工作,船检质量监督专项安检工作等各类专项安检工作,这些专项安检工作,提升了本人对安检工作本质的认识,提高本人的技术能力。
一年多以来,本人已参与船舶安全检查数十艘次,在这个过程中从一个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成为一名已经有一定安检能力的安检实习人员,通过一年以来领导、老同志们的耐心指导帮助和本人的不懈努力,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已能渐渐步入正轨,但是,安检工作对于一个参加工作不久的海事监督员来讲仍属于比较复杂的工作,较为难免遇到许多疑虑和困难,希望在日后的工作中能进一步开阔思路,改进方法,思变创新,以更加出色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在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本人一定加强反思,扬长避短,再接再厉,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安检业务水平,争取自身的不断进步,努力成为合格的船舶安检员。
【篇二:学习船舶安全五十条的心得体会】
学习船舶安全五十条的心得体会
通过对《船舶安全五十条的学习》,我学会了怎样安全在船上工作的一些安全知识。通过学习《船舶安全五十条》,对我今后的工作有着重大的意义,《船舶安全五十条》是专门针对内河航道船舶工作人员船上工作生活的安全准则。
在船上工作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常言说:水火无情,水是生命之泉,但是也是自然界中一种非常危险的自然资源。
船上工作的安全性跟个人的生活习惯密不可分,通过对《船舶安全五十条》的学习,我发现其中很多条都关系到船员的生活习惯问题,例如:在船上不能穿拖鞋,不能躺在床上吸烟,不能在船边小便等,这充分说明了在船上工作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通过对《船舶
安全五十条》的学习,我了解到了平时自己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使我学会了怎么改正这些坏的习惯和更多的船舶安全知识准则,这对我以后的工作和人身安全会有很大的帮助。
做为一名航道职工,我也会努力学习安全知识,完善自己,争取做好安全无隐患,做一名合格的航道职工,为航道事业做出贡献。
【篇三:船舶与海洋工程概论学习小结】
船舶与海洋工程概论学习小结
首先,我为能够在一所具有船舶特色的学校学习而感到骄傲,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本校特色,开设了《船舶与海洋工程概论》这门课。从字面上理解,这门课分两个部分,船舶和海洋工程。 首先说说船舶,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极大地刺激了国内外的造船市场,自2003年以来,全年造船完工量突破850万载重吨,占世界造船市场份额达到15%以上。2004年,中国的造船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均达历史最好水平。海关统计,2004年我国船舶出口31.58亿美元,同比增长4.5%;新船承接方面也是全线飘红,截止2004年底,我国手持出口船舶订单2873万载重吨,合同交船期延续到2009年。其中,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累计承接30万吨超级油船15艘,11万吨成品油船32艘,4250箱集装箱船29艘、17.4万吨新型双壳散货船8艘,其中70%以上为出口船。出口船舶完工量达561万载重吨,出口金额高达31.6亿美元;订单超过1700万载重吨。
但是2009年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金融风暴已经席卷全球,中国以及整个世界的造船市场也因这场危机而迅速降温,甚至可以说
给世界造船市场沉重一击。中国造船也在这次危机中受挫不小,由于任何一艘船的造价都很昂贵,如果加上扩建船台的高额费用,船东弃船毁约的结果可能会导致一些中小型船厂倒闭。根据欧洲造船工业会(cesa)公布的未来世界新船需求的预测结果, 2010年世界新船建造能力将达到3120万修正总吨, 而同年世界年平均新船需求只有2400万修正总吨。cesa认为,今后数年之内世界船舶市场将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很多船厂将很难获得新定单。
但是纵观世界造船业近百年来的发展史,第一个造船王国是英国;接着,世界造船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亚洲,成就了日本。有人预测,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发生第三次转移,造船的未来将会在中国。中国在未来的10年、20年的时间内,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我相信中国不仅会成为世界造船大国,更会成为世界造船强国。 然后说说海洋工程,接手写。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对船舶类型、船体几何特征与技术性能、船体结构,到船舶设备与系统、船舶动力装置、船舶电气系统以及船舶制造和海洋环境与开发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为将来能够更好的适应工作打下了基础。作为一名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的学生,对船舶和海洋的了解尤为重要。试想一下,船舶的建造和停泊都离不开港口和码头,而我们将来的工作就是为了船舶能够正常的运行和作业,如果不了解船舶结构尺寸和船舶的性能,港口和码头的设计就不能完成,更别说建造了。从另外一方面说,船舶中的一种——工程船又是服务于我们专业的,工程船有多种,有打桩船、挖泥船、起重船、驳船、拖船、消防船等等。在港口和码头的施工中,可以说离不开这些工程船舶,因此,船舶和码头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再有就是海洋环境,码头的建设要考虑到波浪力,海洋水文,泥沙运动等一系列作用,不了解海洋环境也是不行的。在本
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先从理论出发,然后结合实践更形象地为我们讲述了船舶的各项性能和设备,本课的学习观看了《船舶的分类》、《船舶动力装置》、《船舶舵、锚、系泊设备》、《船舶电气设备》等电教片,另外还观看了多国联合打捞俄罗斯的核动力潜艇的记录片,从片中我门可以感觉到目前国际造船技术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最另我印象深刻的是参观了我校的船舶馆,船舶馆所收
藏的船型都是以前听说过但没有真正见过的,这次真是打开眼界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8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