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陶行知普及学前教育思想》,欢迎阅读!
![陶行知,学前教育,普及,思想](/static/wddqxz/img/rand/big_108.jpg)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陶行知普及学前教育思想
作者:刘园园
来源:《新教育时代》2014年第06期
摘 要: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为我国农村幼儿园的普及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研究陶行知普及学前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对于中国目前学前教育的发展和普及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学前教育重要性、建设平民的幼儿园、探寻师资培养新方法等方面,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陶行知普及学前教育的思想。 关键词:陶行知 学前教育 普及思想
学前教育是为儿童人格的培养奠定基础的教育。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有识之士便提倡建设幼稚园,陶行知即为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在学前教育理论方面有突出的贡献。[1] 一、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陶行知指出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他认识到学前教育在人一生发展中的奠基作用:“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学前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不可不乘早给他建立得稳。”学前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可以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好的基础;反之,学前时期养成了坏习惯的儿童,其一生的发展都会受限。
其次,陶行知认识到学前教育在中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基本上在家庭中进行。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和教会学校的刺激,近代中国开始重视公共学前教育。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第一次将幼儿教育列入学制系统。然而这个以日本学制为蓝图、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的学制,并未给学前教育应有的地位,仅把蒙养院作为家庭教育的附属。而且,蒙养院教师由经过训练的育婴堂乳媪充任,这些文化层次极低、封建思想浓厚的妇女,无法承担起蒙养院教育学前儿童的职能。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些现状并未得到有效的改变,陶行知大声疾呼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2] 二、主张普及学前教育
首先,当时的幼稚园充斥着各种外国货,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都是洋货,且费用过高,使得当时的幼稚园只有富人子女才能进入,广大平民子女没有机会接受公共学前教育。幼稚园所害的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限制了学前教育的普及。陶行知呼吁从乡村实际生活出发创办幼稚园,充分开发乡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办有民族特色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在陶行知看来,建立面向全社会幼儿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平民幼稚园,是吸引父母送孩子入园的必要条件:“幼稚园,予农民以便利,其势顺,势顺者易成,倘所办幼稚园能成为平民的、经济的、适合国情的组织,则一方提倡,全国响应,幼稚教育且先小学而普及矣。”[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8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