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雨后池上的诗意》,欢迎阅读!
雨后池上的诗意
一场雨过后,蓄满水的池塘平静无波;清澈的池水犹如一面明镜,映照出屋檐和屋前的柱子。
东风忽然吹起,下垂的柳条袅娜[niǎo nuó]起舞,柳枝上的水珠洒向池中的荷叶,发出一片悦耳的滴嗒声。
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雨后池塘图,从诗中写到的东风、垂杨、荷叶等物象来看,背景是春季,因此,再确切些说是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给读者以清美的艺术享受。
首句展示的是雨后池上春景的静态美。第一句写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只淡淡地用了一个“平”字。如果只读这一句,会觉得它过于平常,但在这句之后紧接着的“淡磨明镜照檐楹”,却境界顿出。“淡磨”二字意味深长,经春雨洗涤过的池面,好比经人轻磨拂拭过的明镜,比中有比,比中有拟人,这就使“水如镜”这一浅俗的比喻有了新鲜之感。不仅能使读者感受到春雨后池上异常平静、明亮的状态,还能让人联想到此前蒙蒙细雨随着微风轻拂池面的轻盈柔姿。“淡磨明镜照檐楹”,表现的正是这种“非春雨后池塘莫属”的艺术境界。
前两句语势平缓,无一字不清静,连略带动感、略为经意的“淡磨”二字,也一如字面,给读者以一种轻淡的心理感受,显得毫不着力。
三四句由静而动,进一步写雨后池上的动态美。东风忽起,舞动池边的垂杨,垂杨柔枝细叶上缀满的雨滴,洒落在池中舒展的荷叶上,发出一阵细密悦耳的声响。这里,诗人笔下荡漾的东风、婆娑起舞的
垂杨、荷心的万点声,无一不具有一种流动的意韵和盎然的生气,与前二句相比,别是一番情趣。
后两句语势节奏也由平缓而转向激昂,好像每个文字都飞动起来了。“忽起”二字,首先造成突兀之势,展示出景物瞬息间由静而动的变化,给人以强烈的动感;随后再用“更作”二字作呼应回旋,造成一种快节奏的旋律,从而把上述有形的与无形的、动态的和声响的景物联贯起来,组成一幅形声兼备的艺术画卷。
雨后池上景物之美,诗人既写其静态,又写其动态,不仅显得丰富多姿,而且构成对比,收到以静显动,以动衬静,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首句平直叙起,次句从容承之,而以第三句为主,极尽宛转变化之工夫,再以第四句发之。诗人用这一方法巧妙安排,使语言结构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成就了作品“因势置景、笔随景迁”之妙。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85j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