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家庭教育观念的比较

2022-08-17 15:58: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日家庭教育观念的比较 》,欢迎阅读!
家庭教育,中日,观念,比较
中日家庭教育观念的比较

摘要:家庭教育教育的重要组成局部,由于中日两国的文化家庭教育价值取向等的不同,导致其家庭教育观念也有所不同。本文首先对中日家庭教育观念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造成家庭教育观念存在差异的原因,通过比照中日两国的家庭教育观念,取其精华,提出了关于更新中国家庭教育观念的几点建议。关键词:家庭教育观念;中国;日本;价值取向;DOI10.16083/j ki.-1296/G4.2021.02.052中图分类号:G4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1孩子从出生后就开始受到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家庭对孩子品德、个性、行为习惯等的形成与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所以,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局部,是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根底,也是学校教育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一、中国主要的家庭教育观念〔一〕重教而不会教。其一,大多数的家长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学校也没有开设专门的课程来讲授怎样做父母,社会上也很少有人说该怎样做父母,即使说过,有可能说的也是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才〞之类的传统观念。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其二,中国家长普遍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希望孩子能超过自己,并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再加上剧烈的社会竞争和单一的教学体制,致使当今的家庭教育带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主要表现为家长对于高分数和高学历的疯狂追求,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考上重点名校,除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对于其他一切漠不关心,而导致高分低能学生的出现。〔二〕重养育,轻教育。当今社会,多数家庭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更多的是独生子女,因此,孩子在家庭中处于很高的地位,一切活动都围着孩子转。由于对孩子的过度宠爱,很多家长对其所犯的错误只是一味地放纵,这事实上是家长缺乏教育责任感的表现,这类家长只把自己定位在养〞这一角色上,认为给孩子提供舒适的环境、不让孩子受到任何伤害、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就是对孩子尽责。但事实却是父母的爱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变成了父母的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成员的自身修养、言行举止等都会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环境在人的开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未成年人,家庭环境对其成长和开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容无视的。3〔三〕重知识,轻能力。在生活中人们常说一白遮百丑〞,而在家庭教育中那么是以高分遮百丑〞。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考高分、进名校、获得高学历,无视了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开展,一心将孩子打造成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家长对于孩子的一切大包大揽,怕孩子耽误学习怕孩子照顾不好自己,怕孩子遭遇挫折,这种种考虑渐渐使孩子养成了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心理脆弱等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四〕重智育,轻德育。家长们的共同理想就是要把孩子培养成才。在当今剧烈的社会竞争中,家长将开发子女的智力、让孩子学有所长作为头等大事,最终导致很多孩子变成了守分奴〞。只重视孩子学习成绩的家长并未认识到思想品德等教育的重要性,也不关心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过度的溺爱、迁就导致孩子从小养成了自私、任性等不良习惯。二、日本主要的家庭教育观念〔一〕重视礼仪教育。日本很重视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而且文明礼仪已经成为了孩子的一种习惯。4比方,孩子在出门的时候会我走了〞,回来的时候会说我回来了〞等。在日常生活中,日本家长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体贴、感恩之心,他们知道其生活态度、举止行为等对孩子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他们教育培养子女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提高自己。〔二〕重视抗挫折教育日本家长普遍认为,


只有让儿童经受一定的以忍耐为内容的身心训练,才能培养其克服困难的能力,进而使其形成坚韧和顽强的品质。在日本的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视抗挫折教育孩子受到委屈、遇到困难时,家长不会立刻去帮助他们,而是鼓励他们学会自己战胜挫折和困难。〔三〕重视自主、自立教育日本家长很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自立精神,在大局部家庭中,父母都要求孩子做家务劳动,例如:饭前的准备工作、饭后收拾餐桌和洗碗以及收拾自己的房间等。他们认为,让孩子做家务有利于锻炼其动手能力、自主和自制能力。日本家长还主张让孩子自己上学、放学,在节假日单独外出旅游等,目的就是要让孩子学会自立。〔四〕重视创新教育日本的家庭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和好奇心,他们会给孩子买各种各样的组装玩具,鼓励其从不同的角度去组装,以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日本家长还经常带着孩子去科技馆参观,鼓励孩子多读书、多思考,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看法。三、中日家教育观念存在差异的原因中国和日本同属于亚洲国家,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上存在着相似之处,但两国家长在育儿观念上却有着很大差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父母与家庭中子女的关系有着明确的定位,父亲往往是社会政治理想标准的化身,象征着正义〞、权威〞,是孩子知性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母亲那么主要负责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情感满足等,是孩子情感培育的承担者。而在日本的家庭中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父亲作为家长为了保持尊严要与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这导致日本家庭中父亲与子女的关系变得冷漠。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子女与母亲接触较多,表现为对母亲的依赖,而对父亲那么表现的是顺从和尊重。于长久以来中国的家长受望子成龙〞、光宗耀祖〞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把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未来前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只注重学习成绩,而无视了其他方面的开展。日本被认为是儿童的天堂,相对于中国家长来说,日本家长更加重视孩子的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开展,而对于子女的学习成绩、金钱、地位等的期望较少,在日本的家庭教育中,强调与他人合作等教育内容,表现出日本家庭教育强调他人本位的倾向。5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家长应及时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家长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作为家长,无论是知识渊博的专家,还是普通的工人,都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因为父母和孩子的成长一样都是没有止境的过程。第二,要敢于放手,开掘孩子的开展潜力。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敢于放手,允许孩子犯错误,因为在错误中学习也是一种成长方式。第三,重视孩子的品德、心理健康教育。在生活中人们常常以高分数作为评价孩子的标准,事实上,在人一生的开展中,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起着关键作用的是品德、品格,是做人的快乐,是受人欢迎和尊重,而不是知识、学问。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培养孩子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挫折和困难,要敢于承担责任,懂得与他人进行沟通和合作。[参考文献]1]王玉丽.我国家庭教育的误区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216.2]杨湘红.家庭教育之误区及对策[J.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218.3]缑红梅,关金霞.浅议家庭教育误区及对策[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216.4]张梅,胡学亮.日本家庭教育价值取向及其背景J.外国教育研究20213.5]贾会晓.谈日本的家庭教育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211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81O.html

相关推荐